打造長者友善課程 綠色照顧站扎根在地
〔今傳媒/記者李寧嘉義縣報導〕在高齡化社會日益加劇的當下,番路鄉農會持續深耕「綠色照顧站」服務,以農村在地特色與關懷為核心,打造一個能陪伴長輩身心健康的學習與交流平台。每週開設的綠色照顧課程,不僅豐富多元,更成為番路鄉高齡長者維繫社交、提振精神、延緩老化的珍貴據點。推廣部主任胡芸芸表示,綠色照顧站不只是活動場域,而是一個長輩願意出門、彼此支持、保持活力的重要基地。
番路鄉農會所辦理的綠色照顧班課程,由農會團隊用心規劃,內容橫跨健康運動、農事體驗、創意手作與腦力激盪的桌遊等,每一期皆因應時節設計,實用又具趣味性。這些看似簡單的活動,其實背後蘊藏著精緻的關懷與設計,例如在手作DIY課程中,鼓勵長輩透過實作,訓練手眼協調與精細動作,減緩肌肉退化與認知老化;而農事體驗則讓長輩與土地重新連結,在泥土中找到歸屬與自信。
令人動容的是高齡92歲柳阿嬤,自參加綠照班後,每週固定出席,課程中總是精神奕奕、積極參與。最讓人驚訝的是,發現白髮中竟長出了黑髮,開玩笑地說「是綠色照顧班讓我年輕了!」這樣的轉變,無疑是對綠照班成效最真實的見證,也深深印證了陪伴與快樂對身心健康的影響。
也特別邀請已退休的呂郁靜校長擔任講師,帶領班上長輩進行環保花器製作實作教學。課程中,呂校長指導學員將培養土與水泥依3:7比例混合製成栽培容器,成品具透氣性、可分解,未來即使不再種植,也能自然回歸土壤,不造成環境負擔。番路鄉農會表示,此類課程不僅提升長者動手能力與創造力,更透過實際操作,引導長輩理解循環經濟與永續環保的觀念,讓課程內容兼具實用性與教育意義。
胡芸芸主任強調,番路鄉多為農村型態,子女多在外地工作,對高齡者來說,綠色照顧班是他們生活中的重心,是讓他們走出家門、建立生活節奏的力量來源。農會不只提供農業相關服務,更希望成為農村長者最堅實的陪伴者與支持者。
番路鄉農會將持續透過這樣的課程設計與關懷模式,讓長輩不僅身體變健康,心情也跟著開朗起來。農會也將結合更多在地資源,發展出更貼近農村需求的照顧服務,讓「老有所養、老有所用、老有所樂」不只是口號,而是生活的真實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