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受煙害或不良飲食 恐致胚胎與胎兒異常 醫界提醒備孕及孕期夫妻注意

【 大成報記者吳非羽/臺中報導 】除了基因會影響胚胎與胎兒的發育是否正常之外,DNA甲基化的表觀遺傳調控也至關重要。醫界提醒,煙害、不良飲食恐引發DNA甲基化異常,備孕夫婦及孕期婦女應遠離傷害;而補充活性葉酸,則有助增加懷孕成功率。
台中茂盛醫院遺傳基因實驗室主任李月君指出,如果DNA甲基化異常,即使胚胎基因正常,仍會造成胎兒發育異常。
該院生殖醫學科醫師羅偉哲醫師也表示,備孕夫婦及孕期婦女要避開可能會影響甲基化異常的環境因子,尤其建議孕媽咪要戒煙之外、另一半同樣要戒除,切忌讓太太吸到二手煙、三手煙等環境毒物,否則恐造成胎兒DNA甲基化異常,成為發育異常的寶寶、甚至還會導致成年後的不孕。
在飲食的部分,根據國健署108年至112年「國民營養健康調查」結果顯示,有10.29%的台灣育齡婦女缺乏葉酸,恐造成孕期中的胎兒腦部神經管缺陷、母體貧血等情形;羅偉哲建議補充適量葉酸,可讓甲基化正常運作,也有助於備孕婦女提升卵子品質、增加懷孕成功率;對備孕男性來說,攝取葉酸同樣很重要。
而天然的葉酸,主要存在於蔬菜類、全榖雜糧類、堅果類、海鮮類、肝臟類…等,羅偉哲建議婦女每天至少食用1至2碗深綠色蔬菜,如菠菜、空心菜、韭菜、紅莧菜…等;全榖雜糧類則有鷹嘴豆、燕麥、碗豆仁、紅藜、紅豆、綠豆…等。
另堅果類食物,如葵瓜子、花生、黑芝麻…等;至於海鮮類,有淡菜、鯖魚、牡蠣;肝臟類,如雞肝、豬肝等。
此外,也提醒孕婦要避免攝取含亞硝酸鹽的食物,如醃漬食品、加工食品、高熱量、飽和脂肪、肥胖…等,這些都容易造成DNA甲基化的異常,值得提高警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