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山區公所舉辦生態走讀 打造孔廟園區環境教育新亮點

圖/漫步旗山孔廟花木間,旗山區公所暑期活動連結文化與自然
【大成報記者張淑慧/高雄報導】 為提升民眾對旗山自然環境的了解,旗山區公所於今年暑假舉辦「2025植物與生態走讀活動」,由植物專家、旗山農工的黃吉村老師親自帶領,以輕鬆導覽的方式,帶領民眾漫步於孔廟園區與鼓山公園之間。黃老師以生動的講解結合植物知識、文化導覽與生態觀察,讓參與者在雨後天晴的清新氛圍中,深入認識在地環境,親近地方文史資源。
活動特別強調自然與文化的緊密聯結。自1985年孔廟建成以來,逐漸成為地方重要的文化資產,同時見證了從日治時期旗山神社到今日的轉型與復興。透過走讀活動,引導民眾重新發掘孔廟的文化價值,並將其轉化為社區教育與環境保育的核心場域,實踐生態永續與場域活化的理念。
圖/旗山區公所舉辦「2025植物與生態走讀活動」,由植物專家、旗山農工的黃吉村老師親自帶領,以輕鬆導覽的方式,帶領民眾漫步於孔廟園區與鼓山公園之間。
旗山區公所表示,透過親近植物與自然生態,民眾不僅能欣賞孔廟壯麗的建築風貌,遠眺旗尾山與旗山平原,更能在山林綠蔭中體驗夏季花木盛放的驚喜。期望藉由社區居民的積極參與,讓在地文化與自然資源得以交織再生,進一步深化地方的文化與生態認同感,為旗山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旗山孔廟位於鼓山公園的至高點,占地約4.1公頃,是全台最大規模的孔廟。周圍綠意盎然,茂林修竹環繞,視野遼闊,能遠眺旗尾山與旗山平原,是文化與自然完美融合的環境教育場域。
孔廟周邊自然生態豐富,原生物種多樣化。每年夏季,花旗木盛開粉紅花朵,鳳凰木綻放橘紅花火,阿勃勒灑下金黃花雨,還有稀有的沙盒樹(俗稱「猴槍」)點綴其中。此外,公園周邊還有山棕、刺竹、相思樹、黃連木等多種樹木,充分展現鼓山公園的自然生態魅力。(圖/ 記者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