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市兒童藝術教育節「藝起賞」展覽開幕,精彩作品引期待

【大成報記者杜忠聰/臺南報導】2025 臺南市兒童藝術教育節「藝起賞 – 山海藝術對話創作邀請展暨兒童文學創作圖文展」,於 7 月 12 日在臺南市立圖書館新總館 3 樓開幕,展期至 8 月 24 日。開幕儀式由教育局主任秘書陳宗暘、臺南應用科技大學美容造型設計學系助理教授沈士展及參展學校校長共同揭幕。​
現場展出 6 件師生共創的大型立體裝置藝術作品,以及小黑琵兒童文學創作圖文展的 36 件獲獎圖畫和童詩,作品形式多元豐富。市長黃偉哲表示,臺南市藝術深耕從市區到偏鄉,是城市美學的最佳示範,透過藝術美感傳遞,能讓人們內心活躍。此次「藝起賞」首推國小學生與本土青年藝術家跨域共創,同時展出頗受好評的「小黑琵圖文徵件」獲獎作品。​
教育局長鄭新輝指出,臺南市兒童藝術教育節已邁入第 6 年。本次「藝起賞」邀請李鈺昕等 6 位青年藝術家,分別與南區喜樹國小等 6 所不同區域和規模的學校合作,運用紙漿、木頭、棉線等多種媒材,融入在地元素或校本課程,創作出 6 件大型裝置藝術。​
其中,喜樹國小的「與海共舞」透過多重感官體驗,呼籲關注海洋環保;大竹國小的「穿梭山海之門」展現時空流動與空間想像;後港國小以「漁罐頭」為主題,結合沿海特色;新光國小的「山裏有光」用攝影和燈箱呈現山林記憶;通興國小的「絲線花田」以鋁線花朵展現校園活力;玉山國小的「山間、童年、繡」透過纖維藝術描繪校園生活。​
教育局表示,現場還有 QRCODE 影音說明作品創作歷程,誠摯邀請民眾前來參觀體驗。​
臺南市兒童藝術教育節的「藝起賞」展覽,讓兒童藝術創意綻放。師生與藝術家跨域共創,融入在地元素,既展現孩童天馬行空的想法,又傳遞本土文化與環保等理念。這樣的活動不僅豐富了兒童的藝術體驗,更推動了藝術教育的普及,值得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