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縣府:颱風災後做好「清除、清理、消毒」防疫三步驟

南投縣府:颱風災後做好「清除、清理、消毒」防疫三步驟

【News586/總社長孫崇文報導】

丹娜絲颱風來襲,帶來強風豪雨,各地持續有降雨機會,縣府衛生局提醒鄉親如遇積淹水災情,注意防範鉤端螺旋體病、類鼻疽、登革熱及腸道傳染病等疫情,並留意飲食衛生,清理家園時應作好個人防護,務須落實「清除、清理、消毒」防疫三步驟,避免罹患傳染病。

衛生局優先建議清除病媒蚊孳生源,預防登革熱,風災後一週為登革熱防治關鍵期,降雨後易造成環境中產生積水容器,病媒蚊孳生,呼籲民眾大雨過後應主動巡視居家環境,落實「巡、倒、清、刷」,將積水倒掉並澈底清除,排水溝、花盆、輪胎、水桶..等,容易成為病媒蚊孳生,雨後須特別檢查,有積水須立即清除;有廢棄型廢棄大型容器,務必做好環保回收清除,使用中的儲水容器則務必刷洗後並加蓋或加掛細網,預防病媒蚊孳生。

其次,清理家園勿赤腳或穿拖鞋,避免感染鉤端螺旋體、類鼻疽及破傷風,豪雨過後易產生污水、污泥或災害廢棄物,清理家園時務必穿著雨鞋或防水長靴、配戴防水手套及口罩,避免被生鏽器物(如鐵釘、鐵片等)刺傷或割傷,傷口切勿接觸汙水,以防感染鉤端螺旋體病及破傷風等傳染病。另外,風災過後積淹水易造成土壤中的病原菌散播,民眾可能因接觸污水、污泥或吸入環境中病原菌而感染類鼻疽,並提醒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或免疫力較差者,颱風期間應避免外出,室內外建議戴口罩,以降低吸入感染的風險。

此外,更應消毒環境及注意飲食衛生,預防腸道傳染病,防颱期間,為避免傳染病發生,蓄水池等如遭污水侵入,應確實清洗、消毒後再蓄水,並將水澈底煮沸後再飲用;泡過水或解凍過久的食物請勿食用。物品消毒時可用市售含氯漂白水稀釋,建議使用1公升水+10毫升漂白水。居家環境消毒可用市售含氯漂白水稀釋,建議使用1公升水+20毫升漂白水。嘔吐物或排泄物消毒可用市售含氯漂白水稀釋,建議使用1公升水+100毫升漂白水。廚具及餐具應煮沸消毒。限/停水地區務必飲用煮沸的開水或市售瓶裝水;恢復供水後,如發現給水有混濁、異色及異味時,請立即通報當地自來水事業單位處理。落實洗手5步驟「濕、搓、沖、捧、擦」的步驟正確洗手方式,倘無法取得肥皂和清水時,也可使用75%酒精或乾洗手液清潔雙手。

民眾倘有不適症狀應儘速就醫,醫療院所如發現疑似病例應立即通報,以減少傳染病散播的風險。如有傳染病相關疑問,請逕至衛生局網站( https://ntshb.tw/hc03Sbqra ),亦可撥打防疫專線049-2220904洽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