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高中生永續發展探究與實作 文山高中勇奪六項優選 全國獲獎最多

【很角色時報葛志琪/高雄報導】文山高中學生參與「2025 高中生面對永續發展目標(SDGs)探究與實作學習成果國際研討會」徵選,在全國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在「社會科探究與實作國內組」囊括 6 組優選,為全國獲獎最多學校,表現傑出、成果亮眼。
本次研討會以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為核心,鼓勵高中生進行跨領域的專題探究與在地實作。文山高中獲獎學生作品主題涵蓋性別議題、在地文化、減碳環保等多元面向,展現青年學子對社會議題的關懷與回應。
文山高中獲獎的作品分別為1.日治時期台灣報紙中的阿片專買制度:殖民統治下的鴉片議題,鄭倪妮同學。2.繁華錦繡下的黑暗審判:美麗島軍法大審判,張家寧、陳玉蓁、陳君維、歐家伶同學。3.女性教育的養成手冊:「賢妻良母」學說下的隱形束縛,林妙樺、何婉廷同學。4.戰後旗袍演化論:旗袍如何適應時代變遷,不斷煥發青春?毛思勻、王姿閔、施沛岑、洪菘芝同學。5.酒杯裡的時代故事:吧女,蔡宜臻、曾友俐同學。6.Net Zero – Plastic free,楊心妤、蔡承心同學。
學生王姿閔說,最困難的部份,是要在龐大的史料資料庫中找到所需的材料,這需要相當的時間與耐心,幸好大家分工合作,才能順利完成研究。陳君維同學也提到,發現每個主題都有不同的探究方式,有些偏重史料分析,有些則著重實地訪查,實作成果也因此呈現出多樣的視角與切入點,真的收穫很多。
同樣參與發表的林妙樺同學說,要把主題整理出歷史脈絡,對大家來說很有挑戰性,因為不只自己要懂,還要想辦法讓別人也能了解,最後以表格、心智圖整理資料,再加以分析得出結果。
不少同學都表示,從初期選題的迷惘,到資料查找、分析比較,再到成果手冊製作與簡報練習,雖然歷經多次嘗試與修正,但讓他們提升資料處理與問題解決能力,學會團隊合作與溝通分工的重要。學生們開心地說,能夠站上全國舞台,把自己的探究成果分享給大家,是一種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文山高中於7月2日前往臺南一中進行現場發表,與來自各地的優秀隊伍同台交流探究成果。學生們以縝密的探究架構、務實的史料分析與清晰的簡報表現,內容豐富的實作成果小冊,展現出對永續發展議題的回溯與展望,贏得現場專家學者的高度肯定。
本次活動由歷史科蔡睿恂老師指導,他表示探究實作課程是一種思辨訓練,主要引導學生從史料真實性評估、時空脈絡分析,再讓學生進行觀點比較與因果重構,運用歷史思維進行深入探究。本屆學生的成果令人眼睛一亮,日後也會持續再優化。與會學生們也分享了過程中的挑戰與成長。
蔡睿恂老師長期深耕課綱導向的素養教學,致力於將歷史學科與生活議題相結合,培養學生批判思考與跨領域統整能力。亦受邀擔任此次研討會專題講者,以〈歷史科探究與實作課程的教學實踐與實務操作〉為題,分享多年來引導學生進行歷史議題研究的實務經驗,展現課程設計與教學實踐上的專業引領力。
校長陳建民表示,文山師生這次全國性競賽中受到肯定,鼓勵學生勇於探索、主動學習,並樂見他們把所學化為行動,成為具備世界視野與公民責任感的青年。同時感謝師長用心引導與深耕素養教學的成果,在過程中學生展現出對公共議題的關注與思考,師長們也以熱情、專業支持同學完成探究。
文山高中學生參與「2025 高中生面對永續發展目標(SDGs)探究與實作學習成果國際研討會」徵選。(記者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