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城城垣 300 年,安平公民提案引關注

【勁報記者杜忠聰/臺南報導】安平作為臺南最早開發的區域,是臺灣歷史的重要開端,深深鑲嵌於「臺南府城」發展的文化脈絡之中。從荷蘭時期的熱蘭遮城,到鄭氏政權改名「安平鎮」,內城稱「內府」並享有「王城」之名,安平見證了臺灣早期政權與城市發展的交替。1725 年臺灣府城在臺南興築,從安平到府城的軌跡,不僅是政權遷移的地理變化,更是文化延續與生活場域定型的歷程。​
今年是「府城城垣建成 300 年」紀念,安平區公所響應,延續 113 年的社區民主審議與參與式預算成果,啟動「從王城到府城:進城祝壽去」公民提案活動。該活動希望透過歷史場域再想像,讓市民重新認識府城與安平的關係,也讓民眾在現代民主治理框架下,通過提案和公共討論參與社區藝文活動規劃。​
參與式預算不同於政府單方面規劃,能讓民眾共同決定預算用途。居民可就關心的在地文化傳承、親子共融等相關議題提案,經開放提案、公開說明等公平透明流程,將想法化為行動,這也是民眾讓聲音被聽見、需求被重視的管道。​
安平區公所邀請市民參與提案說明會,活動於 114 年 7 月 5 日下午 2 時至 4 時,在安平圖書館 3 樓多功能教室舉行,現場將介紹提案規則等內容,開放交流構想。更多詳情可關注安平區公所臉書專頁。​
安平區以府城城垣建成 300 年為契機,推出公民提案活動,是文化傳承與民主治理的巧妙結合。讓民眾參與規劃,既喚起對歷史的關注,又賦予民眾參與權,可謂一舉兩得。期待活動能集納民智,讓慶典充滿在地風情,為類似活動提供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