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大學「雙語學伴」走入恆春偏鄉推動雙語與海洋教育

【News586/記者張淑慧報導】 國立高雄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院長賴怡秀率領「雙語學伴」團隊,於5月24日前往屏東縣恆春鎮僑勇國民小學舉辦「大小學伴相見歡」活動。活動結合海洋環境教育與雙語學習,透過創新教案與多元語言互動,引導小學生勇於表達、發揮創意,同時讓大學生實踐所學,培養對教育現場的敏銳觀察力與同理心。

賴怡秀院長與僑勇國小校長黃順利共同為「大小學伴相見歡」揭幕,見證高等教育與國民教育攜手推動語文教育的成果。該活動是高雄大學執行教育部「雙語學伴計畫」的一環,旨在提升偏鄉學童的英語與台語能力,促進世代交流與文化認同。

「希望讓語言教學跳脫課本,走進生活,也走進孩子的心中。」賴怡秀表示,團隊以「海洋環境」為主題,結合英語與台語雙語教學,設計了一系列適合國小學童的活動,包括語詞重組闖關、主題式情境對話、手作環保束口袋與拼貼創作,以及雙語口語發表。在大學伴的引導下,小學生勇於以雙語表達觀點,從創作中學習尊重自然、關懷海洋。

活動現場氣氛熱烈,小學生們在「英語語詞大挑戰」、「臺灣台語同樂會」等闖關活動中,運用課堂所學完成任務;在「海洋生物創作」單元中,則以拼貼與畫筆描繪鯊魚、水母、小丑魚等角色,並以英語或台語進行簡短發表,展現出語言自信與學習成果。

黃順利表示,感謝高雄大學與教育部提供長期資源支持,讓偏鄉孩子有機會接觸優質的語言學習資源,也在互動中展現出更多潛力與自信,期盼未來雙方持續合作,開創更多學習可能。

不僅小學生收穫豐碩,大學伴們也從教案設計到教學實踐累積寶貴經驗,多位參與同學表示,首次帶領國小學童進行教學雖感緊張,但在互動過程中深刻體會到「教學相長」的力量,對未來投身教育現場更具信心。

此次活動充分體現高雄大學結合教育部雙語政策,落實高教資源下沉、推動教育共融的努力。透過實作導向的語言學習與主題教育,搭起大小學伴間理解與交流的橋樑,亦具體實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中「優質教育」與「多元夥伴關係」的核心精神。(圖/ 記者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