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興達電廠合法運作 備用機組發電占比僅0.5%

圖/興達電廠空拍照
【大成報記者張淑慧/高雄報導】 針對今(27)日在野黨立委至興達電廠考察一事,台電重申,興達電廠機組運作完全依循環評結論,並在地方政府規範的合法時數內運轉。台電擁有超過200部發電機組,構成穩定供電的團隊,其中興達燃煤機組及大林燃氣5號機組為備用及緊急備用機組,類似於棒球比賽中關鍵時刻上場的後援投手,雖是重要成員,但使用頻率低,發電量占全國比例不到0.5%。在台電推動減煤與降低空污的努力下,高雄地區發電空污排放量近八年已減少約八成,相關數據可供佐證。
台電表示,興達1號、2號燃煤機組及大林5號燃氣機組已除役並轉為緊急備用機組,興達3號、4號燃煤機組則依環評承諾,自願轉為備用機組。所有機組運轉均依法律規範及環評要求進行,且在規定時數內運作。立委所提及的運轉情形,甚至包括機組維護時的測試啟動,這類操作如同車輛需定期啟動保養。今年緊急備用機組僅測試啟動7小時(大林5號機)及14小時(興達2號機)。
台電進一步說明,200多部機組中,部分機組原本即作為備轉容量使用,以應對機組故障或負載突增等情況。只有在多部機組同時故障等極端狀況下,才會啟用備用及緊急備用機組。目前供電仍屬穩定,隨著機組修復,備轉容量率在夜間尖峰時段不僅達標7%,甚至可超過10%,如昨日夜尖峰備轉率已超過30%,顯示電力供需調度靈活且動態調整。
圖/興達1號、2號燃煤機組與大林5號燃氣機組除役轉為緊急備用機組,興達3號、4號燃煤機組甚至是在環評承諾中自願主動轉為備用機組,運轉都依照法規、依照環評。
台電指出,大林電廠5號機及興達1、2號機分別於2022及2023年底除役,依2014年修正公告的《電力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轉為緊急備用機組;興達3、4號燃煤機組則依環評承諾,自去年起第1、4季不運轉,今年起轉為備用機組,僅在非空污季且備轉容量率低於8%時啟用,並計畫於今年12月及明年12月除役。台電強調,所有運轉資訊均主動於官網揭露,並受地方政府環保單位連線監控,指控台電「偷開」並不公平。
圖/台電表示,分析電力系統及減煤減空污應該以一整年的狀況,不應該以幾天的電力系統波動,來否定台電的減煤成果。
台電補充,歐洲近年同樣因應電力系統穩定需求,重啟或保留除役燃煤機組的案例屢見不鮮。例如芬蘭、法國、德國及奧地利因俄烏戰爭影響天然氣供應,在緊急情況下規劃重啟燃煤機組。即便如核能大國法國,當核能機組大修或冬季需求高峰導致供電緊張時,備用燃煤機組依然發揮關鍵作用,提升供電穩定性。
台電最後表示,感謝各界對能源議題的關注,但對電力系統及減煤減空污的評估應以全年狀況為基準,不應因幾天的波動否定台電的減煤成效。自2017年起,台電燃煤發電占比已從39.2%降至2024年的31.1%,預計今年將進一步降至26.9%。台電正逐步從燃煤轉型為以低碳、低空污的燃氣發電為主,期望外界正視台電在減煤上的努力與成果。(圖/ 記者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