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淡如愛上北海道美景!狂買4房 慘賠上百萬日圓

近日,知名作家吳淡如分享了她在日本北海道小樽置產的慘痛經歷,引發社會廣泛關注。這位投資經驗豐富的作家,在多年前的一次北海道小樽旅遊中,被當地運河美景吸引,一時衝動下購入了四間含土地的別墅。
當時,這些房產看似是極具吸引力的投資機會。最昂貴的一間售價僅為300萬日圓(約合新台幣64萬元),月租金可達5萬日圓(約合新台幣1萬元)。吳淡如原本認為五年就能回本,因此毫不猶豫地一口氣買下四間房產。
然而,這看似美好的投資很快就開始出現問題。其中一間房產在租出兩年後,因中國客戶想要接手而決定出售。但在交易過程中,各種手續費和仲介費用抵消了之前的租金收入,最終反而虧損了30萬日圓。
更糟糕的是,另一間房產的租客突然失聯,無人清理屋頂積雪,導致鄰居的車輛被壓壞。吳淡如不得不賠償150萬日圓,還需支付額外費用修理暖氣系統。最終,這間房產以虧損150萬日圓的價格出售,總計虧損達300萬日圓。
剩下的兩間房產的命運更加離奇。一間房產的煙囪莫名掉落,另一間則在當地業者拆除周邊建築時,意外被一併拆除。這些意外事件讓吳淡如的投資損失進一步擴大。
回顧這段經歷,吳淡如坦言自己在投資決策時過於感性。她被小樽運河的美景所吸引,做出了衝動的購買決定。這次慘痛的經驗讓她深刻認識到,在長期投資中,感情用事可能帶來災難性的後果。
吳淡如通過社交媒體分享了自己的經歷,呼籲大眾在考慮海外置產時務必三思而後行。她強調,不同於一些藝人在海外置產獲得成功,比如利菁在東京購買整棟商辦大樓後成為月入200萬的包租婆,海外置產並非人人都能獲利。
這一事件引發了公眾對海外置產風險的討論。專家建議,有意在海外置產的投資者應該深入了解當地的法律法規、房地產市場趨勢以及潛在的管理難題。同時,也要考慮到文化差異和語言障礙可能帶來的額外挑戰。
吳淡如的經歷為大眾提供了一個寶貴的警示:在做出重大投資決策時,不應被表面的吸引力所迷惑,而應該全面考慮各種可能的風險和長期影響。這一案例也再次證明,海外置產雖然可能帶來高回報,但同時也伴隨著高風險,投資者需要格外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