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校園生態奇蹟 學生與野生動物共學「共存」
記者梁偉華/台北報導
為響應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提出的全球行動目標,擴展城市綠帶、建立野生動物棲息與移動廊道的呼聲下,校園被視為都市叢林中最具潛力的綠帶場域之一。三立新聞部製作團隊歷時兩年,深度走訪全台多所校園,推出全球首部以「校園野生動物」為主題的ESG紀錄片《我的動物同學》,並於7日舉辦盛大首映會,廣獲學界與保育界肯定。《我的動物同學》將於5月11日、18日與25日三個週日上午11點於三立都會台播出,54新聞台亦將於當日下午4點播出重播,敬請鎖定,共同見證這場橫跨生態、教育與文化的珍貴紀錄。
主播白心儀走訪全台多所校園野生動物 照片提供:三立電視
今(7日) 舉辦三立集團《我的動物同學》ESG紀錄片首映會,三立集團總經理高明慧、農業部次長杜文珍、衛福部次長林靜儀、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副局長呂美莉,以及全台十所學校,大學中學小學的教授老師和學生,超過上百人出席首映會,以及全台各地、陸海空域的生態保育團體,齊聚一堂,還有重量級的親子教育作家。而國際攝影大師暨鳥類專家Tim Laman 提姆・雷曼也透過影片肯定這部紀錄片。生態紀錄片《我的動物同學》由饗賓餐旅、蝦皮購物、雲豹能源等致力ESG理念的企業共同支持,攝影團隊兩年來走訪台灣大學、暨南大學、銘傳國小、達觀國中小、西松高中、東湖國中等南北多所學校,長時間駐點守候,克服重重挑戰,只為捕捉動物最真實的身影。曾有攝影師為了取得一幕食蟹獴畫面,在偽裝帳中苦守七天,終於拍到短短幾秒鐘的可用畫面,讓人又累又崩潰。
白心儀(左)三立基金會公益形象大使朱培滋(右) 照片提供:三立電視
三立集團總經理高明慧致詞時特別強調,「過幾天就是母親節了,影片中最讓她感動的一刻,莫過於替懷孕的穿山甲媽媽進行超音波檢查時,在場保育人員和獸醫師聽到小生命強而有力的心跳聲,現場一片激動與歡呼,讓人難忘。」
(左起)新聞主播高毓璘、主播白心儀、主播朱培滋、主播陳姿利共同見證全球首部以「校園野生動物」為主題的ESG紀錄片首映會 照片提供:三立電視
白心儀才剛剛獲得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頒發「石虎保育有功人士」的殊榮,成為首位以媒體身分獲得官方保育肯定的主持人。白心儀分享:「過去拍生態紀錄片走遍七大洲、踏上南北極,也與全球科學家對話,但這次我們選擇最貼近生活的拍攝現場——台灣的校園。」她強調,這部紀錄片的主角不是專家,而是與動物們一起學習的學生,「整部片充滿年輕的活力與對未來的希望。」三立新聞團隊製作的生態紀錄片《我的動物同學》共三集,歷時兩年拍攝,紀錄片中發現,其中台灣的校園竟蘊藏著全球罕見的豐富生態資源,從北到南,無論是大學或國小,都有野生動物悄悄落腳,有些甚至是列為保育類的珍稀物種。這幾年白心儀也前進50所學校演講。也就是因為了解生態教育的重要性,以及看見學生們對台灣的特有生物,包括石虎,黑熊,穿山甲草鴞黃喉貂等等有特別強烈的興趣和迴響,今年的紀錄片,團隊就深入校園,從學生的視角出發,以校園為場景,以校園野生動物為主角,可以說是這幾年拍過最接地氣最生活化的生態紀錄片。白心儀笑說:「我應該是參與動物野放最多的媒體人了,還被野生動物保育團體封為最佳『放鳥人』。」
三立新聞部製作團隊歷時兩年,深度走訪全台多所校園,推出全球首部以「校園野生動物」為主題的ESG紀錄片舉辦盛大首映會 照片提供:三立電視
《我的動物同學》不僅是一部生態紀錄片,更是一場行動的號召。製作團隊希望透過影片喚起更多學校與學生的保育意識,點燃年輕世代對生物多樣性的關注與熱情,讓校園成為野生動物的安全棲地、生態知識的教室,三立慈善基金會更將發起生態故事列車計畫,將前往金門、苗栗、台東等學校與偏鄉播映,由主播朱培滋擔任公益形象大使,兩位媽咪主播高毓璘跟陳姿利平日也是基金會公益活動參與人,未來也將跟著生態故事列車深入台灣大小鄉鎮,將生態影像化作故事分享給小朋友們,在他們的心中種下保育的種子。記者會主持人也是公益形象大使朱培滋說這次的行動非常有意義,希望透過三立慈善基金會的力量、讓越來越多人關注生態議題。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台灣校園生態奇蹟 學生與野生動物共學「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