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最愛你?專家揭5種人是「行走補蚊燈」

image

隨著天氣逐漸轉暖,蚊子的活動也變得頻繁。許多人可能發現自己總是成為蚊子的首選目標,被叮得滿身包。代謝科醫師陳潔雯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了最新研究結果,解釋為何某些人特別容易吸引蚊子。

根據2022年洛克斐勒大學發表於國際期刊《Cell》的研究指出,蚊子的嗅覺受器對「羧酸」特別敏感。這意味著皮膚中羧酸濃度較高的人,更容易成為蚊子的目標。除了先天體質,皮膚表面的微生物群也會影響對蚊子的吸引力。這些微生物可分解皮脂,產生多種有機酸,包括乳酸、乙酸及羧酸,進而影響皮膚的pH值與氣味組成。

陳醫師指出,蚊子最愛的5種人包括:

新陳代謝快的人:身體代謝旺盛,皮膚細胞更新速度較快,產生較多皮脂,經微生物分解後釋放出更多羧酸。
容易流汗的人:汗水中的成分會影響皮膚微生物的生態,促使菌叢分解皮脂,增加羧酸生成。
皮膚菌叢豐富的人:皮膚表面的微生物種類與數量較多,細菌會分解皮脂並轉化為多種有機酸,其中羧酸正是蚊子最敏感的氣味之一。
懷孕中的女性:孕期荷爾蒙變化會導致體溫上升,同時新陳代謝加快,促使皮脂腺與汗腺分泌增加,進而加速羧酸產生與釋放。
愛運動的人:劇烈運動會提升體溫,並促進汗腺與皮脂腺分泌,汗水與皮脂經皮膚菌叢分解後,會釋放更多羧酸。

為了避免成為蚊子的「行走補蚊燈」,陳醫師建議以下4個小撇步:

維持皮膚清潔,減少皮脂堆積。
均衡飲食,減少高脂高糖攝取。
勤洗手,降低皮膚上的羧酸累積。
保持乾爽,降低細菌繁殖機會。

陳醫師強調,透過維持良好的皮膚生態平衡,降低羧酸濃度,搭配正確的防蚊策略,就可以有效減少蚊子叮咬。她呼籲大眾關注自己的皮膚狀況,採取適當措施,避免成為蚊子的首選目標。

隨著氣候變化和全球暖化,蚊子活動的季節可能會延長,相關的健康風險也隨之增加。因此,了解蚊子的習性和個人體質特點,採取有效的防蚊措施,不僅可以減少被叮咬的困擾,還能降低感染蚊媒傳染病的風險。

專家建議,除了個人防護外,也要注意環境衛生,消除積水容器,減少蚊子孳生地。在戶外活動時,可以穿著淺色長袖衣物,使用含有DEET等有效成分的防蚊液。室內可以使用蚊帳或裝設紗窗紗門,減少蚊子入侵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