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首例! 敏實科大自製「柿子牛軋糖」完成碳中和國際標準查證

▲敏實科大餐飲管理系研發生產的「柿子牛軋糖」,成為全台首例由大學自製並完成ISO 14068-1國際標準查證的甜點類產品。圖自右到左:敏實科大USR中心主任吳仁明、亞瑞士公司董事長陳勁宇、敏實科大校長曾信超、敏實科大餐飲系主任陳劍鋒。(圖/敏實科大提供)
【勁報記者羅蔚舟/新竹報導】
面對全球氣候變遷與淨零轉型趨勢,敏實科技大學宣布重大突破─該校餐飲管理系研發生產的「柿子牛軋糖」,正式完成產品碳足跡盤查(14067)與碳中和(14068)作業,並於2025年4月15日通過第三方查驗,達成碳中和目標,成為全台首例由大學自製並完成ISO 14068-1國際標準查證的甜點類產品。
▲敏實科大餐飲管理系研發生產的「柿子牛軋糖」,完成產品碳足跡盤查(14067)與碳中和(14068)作業,並通過第三方查驗,成為全台首例由大學自製並完成ISO 14068-1國際標準查證的甜點類產品。(圖/敏實科大提供)
敏實科大這項「碳中和柿子牛軋糖」專案計畫獲得第三方亞瑞仕國際驗證公司查證通過,符合ISO 14067與ISO 14068-1最新國際標準。國際查証亞瑞士公司董事長陳勁宇今(4/29)日至敏實科大,頒發大學第一張碳中和(14068-1)証書。敏實科大校長曾信超表示:「敏實科大希望透過這樣的實作經驗,讓學生親身參與全球ESG浪潮,從一顆牛軋糖出發,看見如何把技術、創意與環境責任結合,真正落實技職教育的核心價值。」
敏實科大這項突破性成果,不僅象徵於環境永續領域的技術實力與社會責任擔當,也為技職教育實作導向下的永續課程立下典範。這項「碳中和柿子牛軋糖」專案計畫由敏實科大榮譽副校長林文燦領軍,結合環安、建築、綠能與資料分析等領域師生,共同完成「柿子牛軋糖」從製程碳盤查、節能減排策略設計,到碳權抵換之完整流程。
▲敏實科大餐飲管理系研發生產的「柿子牛軋糖」,完成產品碳足跡盤查(14067)與碳中和(14068)作業,並通過第三方查驗,成為全台首例由大學自製並完成ISO 14068-1國際標準查證的甜點類產品。(圖/敏實科大提供)
敏實科大餐飲管理系主任陳劍鋒副教授指出,每盒270克的柿子牛軋糖產品,整體碳排放量為0.429公斤二氧化碳當量(kgCO₂e),其主要排放來自於包裝材料與製程電力使用,佔整體碳足跡比重超過50%。為實現碳中和目標,敏實科大校方推動一系列創新減碳作法,包括:優化烘焙教室照明系統、提升空調效率、電腦離峰斷電管理、採購綠色原料與節能設備等。
敏實科大表示,鼓勵學生與消費者主動回收使用過的牛軋糖包裝盒,預計可達到70%的回收率。僅此一項措施,每年即可減少0.075公噸CO₂e的碳排放,有效降低包裝對環境的衝擊。
▲敏實科大餐飲管理系研發生產的「柿子牛軋糖」,完成產品碳足跡盤查(14067)與碳中和(14068)作業,並通過第三方查驗,成為全台首例由大學自製並完成ISO 14068-1國際標準查證的甜點類產品。(圖/敏實科大提供)
在減量措施仍不足以抵消整體碳排放下,敏實科大USR中心主任吳仁明選擇透過碳抵換的方式,購買聯合國註冊之碳權額度。此次所採購之10噸CO₂碳權來自「成安生物質熱電聯產專案」,該專案屬於清潔發展機制(CDM)下之可再生能源計畫,具備高度公信力與永續效益。
敏實科技大學自2018年由敏實集團接手辦學以來,致力於打造人工智慧與智慧製造導向的技職體系,積極培養具備永續素養與實務能力的新世代人才。此次「碳中和柿子牛軋糖」專案,是校方邁向「淨零校園」的重要一環,未來也將推廣更多綠色產品與碳中和行動,為台灣永續發展與教育轉型持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