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第一號颱風恐生成!專家預測:拋物線走法

根據最新氣象預報,西北太平洋海域出現熱帶擾動99W,有望發展成今年第一號颱風「蝴蝶」。氣象專家林得恩表示,根據歐洲ECMWF最新系集數值模式模擬,原位於菲律賓東部外海的99W,後續有機會發展成熱帶性低氣壓(TD),甚至成為今年西北太平洋海域的第一個颱風。
模式結果顯示,99W預計在5月1日前後強度繼續增強,隨後將循環境駛流場導引,以拋物線方式遠離,並接近日本南方海域。目前初步評估,對台灣並無直接影響。然而,由於預報時間尚遠,不確定性較高,加上各國模式正在調整,99W路徑預報也相當分歧,預報變數大,仍需持續追蹤觀察。
與此同時,台灣本週天氣變化多端。今日(28日)受到鋒面快速移入影響,全台各地都有降雨機會。中部以北、東半部有局部陣雨,南部也有局部短暫陣雨的機率。各地氣溫略微下降,北台轉涼。氣象專家吳德榮指出,各地氣溫北部18至25度、中部19至29度、南部20至33度、東部19至30度。
然而,鋒面影響僅有一天時間。週二、週三天氣好轉,氣溫回升,各地晴時多雲,白天偏熱,午後山區偶有零星降雨機率。週四又有鋒面掠過北部海面,台灣附近水氣增多,大氣不穩定,午後北部、中南部山區轉有局部陣雨或雷雨機率。
週五恢復為晴時多雲,白天偏熱,午後仍有降雨機率。週六至下週三各地多雲時晴,天氣偏暖,台灣附近水氣偏多,大氣並不穩定,午後常有對流在陸地發展,帶來陣雨或雷雨機率。
對於可能形成的第一號颱風,各國模式目前看法不一。歐洲系集模式未來10天的模擬路徑,大致在菲律賓或其兩側海面北轉。美國(GEFS)系集模式模擬路徑則在菲律賓東側北轉。兩者路徑雖不同,但皆不利於在東亞大氣環流內形成梅雨滯留鋒。
氣象專家提醒,由於模擬在台灣附近的對流分布不確定性大幅提高,對期末模擬不宜急下定論,應持續關注最新氣象資訊及路徑調整。民眾出門時應留意天氣變化,適時攜帶雨具,以備不時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