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甲女大生斜槓創業半年 用二手布料打造「再寵生活」寵物時尚
台灣1年寵物產值上看600億,每分鐘也有10件衣服被丟棄,逢甲大學4位商學院女學生,結合「毛經濟」與「快時尚」2種新興產業,在台中市政府社會局與台中社會創新實驗基地輔導下創立「再寵生活」,利用二手衣與廢棄的邊角布料,重新製作成寵物配件服飾,斜槓創業已半年,最受歡迎的商品是寵物蝴蝶結和領巾。

「讓心愛的衣物再次寵愛毛小孩!」國貿系4年級蘇芷暄說,團隊創立源自於通識課程「社會永續與創新創業」,老師要求依據SDGs構思一個商業模式。因為他們家中都有飼養毛小孩,也注意到快時尚帶來的環境負擔,於是決定回收舊衣改造為寵物服飾,計畫成功入圍教育部U-start創新創業計畫,獲得35萬元獎金,開啟了創業之路。
4位女大生最初在校園和社群平台募集舊衣,但整理、分類和清洗就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可用的舊衣寥寥可數;實地擺攤販售接觸毛爸媽,也聽到他們對舊衣的疑慮。透過社創基地連結,團隊爭取與達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異業合作,取得生產過程中剩餘的邊角布料,確保原物料品質和來源穩定,也更符合毛爸媽的期待,打造循環經濟和綠色消費。

由於團隊成員都沒有服裝設計背景,他們又連結撒瑪黎雅婦女協會成立的德蘭工坊,學生發想創意,無家婦女生產與製作。團隊會依照布料的特性改造,吸水性好的棉質T恤做寵物圍巾、柔軟的針織毛衣做寵物睡墊、防潑水的風衣外套升級為寵物雨衣,還可以幫顧客將具有紀念意義的舊衣,客製化為專屬自己毛孩的商品,賦予二手衣新生命。
「最大的困難是在創業與學業之間找到平衡。」成員們曾經一邊熬夜修改設計,與廠商來回溝通打樣,另一邊準備考試和報告,經常感覺快要撐不下去。後來,他們學會「取捨」,將重點放在最優先重要的事情上,例如,考試前減少創業活動,分工合作減少個人壓力,並善用零碎時間處理工作。成員分享:「雖然過程十分辛苦但學到許多新技能,每一步都讓我們成長。」

社會局表示,社創基地輔導超過1百個社會創新創業團隊,第15期團隊「再寵生活」代表青年女力,不只關心環保,更希望透過行動帶來社會影響力,縫製的每一針一線承載對環境與社會的關懷,實踐永續、推動共好的生活態度。想要認識更多台中社會創新團隊,歡迎瀏覽查詢「台中社會創新實驗基地」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CCSIU)及官方網站(https://tccsiu.taichung.gov.tw/)。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搶攻毛經濟!廢布改造寵物衣 中市社創基地培力逢甲女大生斜槓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