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視台語台《文學跳曼波》首創全台語外景文學節目 帶領音樂跨界激盪文學新浪潮
【今傳媒/記者李祖東報導】公視台語台即將於近期推出全臺第一個以全台語為主的外景文學節目《文學跳曼波》,製作人潘惠華表示,這是臺語台南部中心首度與國立臺灣文學館合作的文學節目,耗時兩年籌備,希望能以輕鬆活潑的方式,打破臺灣文學過往給人較為嚴肅的印象,透過影像與聲音的力量,讓文學更貼近大眾生活,真正地走入民間,引領觀眾從日常視角重新認識這片土地豐沛的文學能量。
《文學跳曼波》展現前所未有的多元跨界魅力,邀請了獨立創作的音樂人──柯大堡、范宸菲、PiA吳蓓雅、克里夫、林助家等五位台語獨立創作歌手擔任主持人,與各類型的本土文學家展開對話。節目除了像一般行腳節目上山下海走進文學書寫場域外,更將傳統歌仔戲、布袋戲搬上螢幕,甚至巧妙地將台語詩與流行音樂饒舌(Rap)結合,潘惠華強調:「我們希望透過各種跨界合作,帶給觀眾耳目一新的文學體驗。」
製作人潘惠華分享,節目籌備過程中,最令她印象深刻的是拜訪文學大師李喬老師。當時正值寒冬,高齡九十歲的李喬老師,儘管行動不便,仍展現對文學無比的熱情,向團隊娓娓道來臺灣文學在戒嚴、解嚴等政治脈絡下的發展與挑戰,以及他對文學的堅持與熱愛,李喬老師曾言,寫作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替弱勢發聲,透過文字傳達理念,並對臺灣政治時事保持高度關注。潘惠華動容地說:「在小說《寒夜》的場景,聽著老師敘述早期的記憶與文學背景故事,讓我們非常感動,也看見臺灣文學如寒冬中的勁草,充滿堅韌的精神。」她也觀察到,無論老中青代的臺灣文學作家,都對這片土地懷抱著深切的關懷與正面的態度,作品中蘊藏的都是對「大我」的關懷。
節目中,音樂扮演著重要的橋樑。這次主持選角特別邀請了五位獨立音樂人跨界擔綱,正是為了打造跨域合作與對話空間。這些台語獨立音樂創作人與文學家都懷抱著對家鄉土地深厚的情感,並將這份情感融入各自的創作之中,透過音樂與文學的交流,期盼激盪出更貼近當代觀眾的共鳴。此外,節目特別邀請金曲歌王謝銘祐為節目量身創作主題曲《牽詩》,這首歌運用了台語現代詩體的音韻創作,詞曲音律合一悅耳動聽,其創作理念為由臺灣土地孕育出的詩文創作及臺灣文學作家,如同絲綢般地柔軟且創作綿延不絕,帶給人對這塊土地充滿無限的想像與希望。
潘惠華也分享,透過這次的節目製作,她深刻感受到臺灣文學作家們不分世代所展現出來的謙虛,這些作家總將今日的成就歸功於臺灣這塊土地的滋養,展現臺灣人樸實的精神。她期盼觀眾觀看《文學跳曼波》,也能對臺灣文學產生更深度的情感與認識,了解作家對臺灣的關懷,並透過文字為臺灣人發聲。
公視台語台《文學跳曼波》介紹的作家橫跨日治時期到近代年輕作家,更包含客籍及原住民、西拉雅族作家等,外景團隊隨著作家的地景書寫與作家一起走訪了高雄紅毛港、西子灣、美濃、鹽埕埔以及台南七股、官田、關仔嶺以及嘉義雲林沿海地區等南部文學地景,並上山下海至東部花蓮縣卓溪鄉深山部落、新竹縣五峰鄉泰雅部落以及搭船出海至花蓮外海等地拍攝。
製作人潘惠華希望大家能從文學視角看見台灣社會脈動,而這些作家的書寫主題更是多元,讓五位主持人能跟著文學上山下海,進書房也進廚房,展現出台灣文學的生命力。節目將於4月29日(二)起,每週二晚間九時播出,將以全新的視角與活潑的呈現方式,帶領觀眾進入臺灣文學的豐富世界,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