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門國小宋江陣優質化

【記者劉昱彣高雄報導】內門國小重視文化薪傳工作,是「民俗藝陣」的搖籃,對內門民俗技藝文化傳承功不可沒,尤其是平時宋江陣沒開館期間,外賓到內門參觀民俗藝陣表演,都由內門國小娃娃兵上場挑大樑演出,「囝仔耍大刀」,仍然有模有樣。
2001年時內門國小全校12班300多人,至今全校6班88人,人口結構所帶來重大影響,既然宋江陣無法永續發展,就思考宋江陣永續經營的策略,讓內門國小宋江陣優質化,宋江陣武藝陣式只佔總體課程一小部分,培養小朋友更多帶著走的能力,目前宋江陣人數50人為歷年來之冠,非但沒受少子女化影響,還迎來更多發展的可能性。
內門國小宋江陣課程設計「宋江學藝展五力」──1、宋江探義:持續探索、研究國家級重要民俗「羅漢門迎佛祖」文化內涵,各庄頭文武陣頭的文化資產,水滸傳英雄人物的故事,深入探討就能了解其中價值,並發現問題、解決問題。2、宋江藝藝:能具備導覽解說能力,就已是完全理解及深化內門文化。3、宋江創意:藝術與人文教學,潛移默化,培養創造力、想像力。4、宋江演藝:陣式、武術、武藝、表演藝術只是課程與教學的一小部分。5、宋江情義:以家人的方式經營組織,凝聚力量、團結向心,國小畢業後成為校友後仍對母校有感情,回饋母校,並將熱愛宋江陣轉化成用生命愛內門,建立使命感、培養責任感,就會積極參與。
羅漢門迎佛祖有別於其他廟會,因文武陣頭需要眾多內門人站出來參與活動,如何讓有限的內門人理解宗教信仰及文化資產價值對內門的重要性,動員與號召更多旅居在外的內門人返鄉參與,是相關單位領導者需思考及經營的課題。

內門國小重視文化薪傳工作,是「民俗藝陣」的搖籃,對內門民俗技藝文化傳承功不可沒。 (劉昱彣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