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合歡移除 原生種回歸 國家公園與萬海航運共同推動半屏山植樹活動

【今傳媒/記者李祖東報導】內政部國家公園署與萬海航運股份有限公司今(23)日於壽山國家自然公園之半屏山園區,舉辦「萬海造樹海-半屏山植樹活動」,以實際行動為臺灣生態環境貢獻心力。國家公園署長王成機表示,面對極端氣候的挑戰,環境、社會與經濟並重的永續發展已成為全球關注的重點,萬海航運與國家公園署自111年起簽定「合作植樹造林養護專案」合作備忘錄後,目前已於墾丁、陽明山、金門、台江等國家公園及國家自然公園區域,種植約8萬6千多棵樹木,面積約43公頃,而該計畫將持續推動至119年,展現企業對生態環境永續的鼎力支持。

署長王成機說明,本次選定的半屏山園區,鄰近大眾交通樞紐,過去曾為石灰岩採礦區,停採後為快速綠化而種植許多速生樹種,其中包括外來入侵種銀合歡。然而,由於當初未充分了解銀合歡具有強大適應力與繁殖力,該樹種迅速擴張,使得在地原生植物的生長空間遭壓縮,導致生物多樣性大幅降低。為改善此生態失衡現象,國家自然公園管理處積極進行外來種銀合歡清除工作,並與萬海航運推動復育造林及養護計畫。目前規劃114-117年每年種植1,450株原生樹種喬木,並持續養護至119年,期望逐步恢復生態平衡,重建半屏山的森林多樣性。

國家自然公園管理處進一步說明,本次植樹活動特別強調「適地適種」重要性,所有苗木皆來自壽山國家自然公園及周遭區域所採集種子培育而成。透過種植原生樹種,將逐步取代外來種銀合歡,並強化森林的多元生態系功能,再透過人為加速森林演替,達到促進生態系健全發展,同時呼應聯合國2030永續發展目標中的「保育陸域生態系」。

王成機強調,透過本次植樹活動,希望能有效減低銀合歡的擴散,改善半屏山的生態環境,提升生物多樣性。同時,也期待喚起更多大眾對原生植物保育的意識,共同為臺灣的自然生態永續環境盡一份心力,打造健康且富有靭性的生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