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山科大電動車基地初現成果 學生獲ISO 9001內部稽核員認證

【勁報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崑山科技大學於近日舉辦「電動車晶片模組暨充電樁研發製造人才培育基地」揭牌,總統賴清德親自蒞臨主持,勉勵師生勇於創新、迎接智慧交通與綠能產業的浪潮;該基地展現電動車人才培育初步成果,已有25位學生通過國際驗證機構SGS認證,取得「ISO 9001內部稽核員」資格,為臺灣車電產業注入具備國際品質意識實務新血。
本基地由教育部補助及學校自籌,總經費逾1億元建置,整合晶片模組製造、自動化充電樁組裝、高壓測試實驗與新能源車展示4大場域,並配套課程模組化設計與職能導向訓練機制,成為全國首座專為電動車設計的人才實作基地;此外,教育部亦同步核准成立全台第1個「電動車暨智慧電子系」,顯示政府對車電人才培育高度重視。
總統賴清德致詞表示,淨零碳排、智慧交通與先進車用技術是台灣下個世代關鍵產業,而技職體系則是帶動產業升級核心引擎;他肯定崑山科技大學此基地結合教學與產業,為國家培育真正落地且具實戰力電動車人才,是全國技職教育值得學習典範。
崑山科大李天祥校長指出,學校早在5年前即投入電動車、無人載具與智慧電子系統的研發,並自3年前與在地產業密切合作,建立從學習、實習、就業到創業的一條龍平台;新落成基地除設備現代化,更強調即戰力導向,設計完整「從模組製造到系統測試」的技術訓練流程,為畢業即就業提供有力保障。
行政副校長鐘俊顏教授補充,基地與國內外車電業者及驗證單位推動專業認證合作計畫,並攜手國際驗證機構SGS,成功協助25位學生取得「ISO 9001內部稽核員」認證資格;未來亦將持續導入ISO 26262、IATF 16949等汽車產業標準,深化學生在品質管理與安全規範上專業力,提升整體產業升級動能。
此外,崑山科大亦攜手相關工協會與法人單位,導入在地業者職能輔導機制,協助中小型汽車維修與零件供應鏈廠商因應電動化轉型挑戰,並建立實習與人才媒合平台,拓展學生在地就業與創業之多元管道;目前已有逾50家電動車供應鏈廠商(涵蓋晶片製造、車用電子、充電樁及汽機車零組件製造與供應)與學校簽署合作備忘錄(MOU),共同推動聯合實作計畫,導入企業導師與場域學習制度,協助學生培養晶片模組開發、車用系統整合、充電設備測試、ISO品保稽核等跨域實務能力。
透過「產學聯盟創育平台」與「技術移轉協作機制」的雙軌推動,崑山科大積極串聯車電產業鏈上下游,成為南部地區汽車產業升級與轉型重要推力,展現學校在電動車專業教育與實務應用並重深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