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企業加入對話 南大聯盟年會推動太陽能板回收與產業鏈綠色轉型

【勁報記者杜忠聰/臺南報導】國立臺南大學「太陽能電池循環經濟產業聯盟」於4月18日舉行年度會員大會,廣邀產官學研代表齊聚一堂,針對太陽能電池回收與再利用技術進行交流與討論,開啟跨界合作對話,攜手推動產業鏈邁向綠色轉型。

臺南大學校長陳惠萍致詞時指出,作為聯盟創始平台,學校將持續投入於綠色科技與資源循環的研發與實踐。本次大會特別著眼於回收材料的高值化應用,並藉由技術整合與經驗分享,推進從回收到再生的每個環節,強化綠色供應鏈的實質落地。

聯盟發起人之一、鴻躉公司創辦人暨南大綠色能源科技學系特聘教授傅耀賢表示,面對2027年即將上路的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碳足跡管理已成為產業升級的重要課題。未來包含太陽能板在內的所有產品,其製造與回收過程中的碳排控管都將攸關國際競爭力。聯盟透過推動低碳太陽能板與高效率回收技術的發展,正為我國綠能產業打造具備永續價值的新契機。

今年大會吸引逾三十家企業參與,產業涵蓋太陽能、石化、水泥、石材與機械等領域,展現回收材料高值化應用的廣泛關注與合作潛力。環境部資源循環署署長賴瑩瑩亦親臨會場,與企業代表進行座談,深入探討政策方向與技術創新之間的結合機會。

與會期間,各界代表熱烈交流,聚焦於回收材料的再製技術與產業應用,探討如何透過創新合作,提升材料的附加價值與市場競爭力。多家綠色材料研發與應用企業積極參與,包括本年度新加入聯盟的辰亞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協治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及利拿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等,進一步擴大了聯盟的產業版圖與合作動能。

臺南大學表示,未來將持續深化與產官學界的合作關係,推進太陽能電池回收體系的技術升級與制度完善,串聯循環材料上下游,朝向「零廢棄、資源循環」的目標邁進,為2050年淨零碳排政策注入更多實質行動與創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