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建設、公用事業有特許靠山!過往統計表秒懂 基金經理人這樣說

近期不論股票或債券資產,都出現巨幅震盪,法人認為,基礎建設相關企業,以及水電公用事業,因為多半具有特許經營權或長期合約支持,創造穩定現金流,長期股利率水準亦優於全球股票,過往即便遇到景氣衰退,或是股市劇烈震盪,多能挺住動盪行情,發揮下檔防禦力,是現階段必備的穩健型投資標的。
PGIM保德信全球基礎建設基金經理人王翔慧表示,目前的政策不確定性指標已經遠遠超過川普第一任期,也使得市場認為經濟衰退風險正在提高,包括企業投資、資本支出受制於政策路線難以臆測,許多公司開始推遲或撤回計畫;就業市場方面,政府削減支出、縮編仰賴聯邦資金行業,緊縮移民政策將導致就業降低,進而影響消費,加上關稅可能減少可支配所得,民眾對於失業以及薪資凍結的擔憂可能導致消費冷卻。
不過,王翔慧指出,根據統計,基礎建設因為產業特性,在經濟趨緩或是衰退期間,表現遠優於大盤,當進入經濟趨緩期,基建類股平均報酬率為14.8%,遠優於大盤的8.0%,倘若經濟真的步入衰退期,基建也展現相對抗跌的特性。
王翔慧進一步表示,基礎建設本身就是創造長期現金流的行業,因此在利率下行趨勢確定前,市場資金往往低估該產業,反之,若確定利率下行,基建類股將會有評價回升空間,而比對目前基建指數相較於大盤,評價面仍處於歷史低檔,在缺乏情勢扭轉的證據之下,若川普團隊落實關稅政策,經濟面對衰退風險升溫之際,全球基建的投組相對而言會是減輕修正風險的部位。
若從基礎建設次產業來看,目前公用事業為資金避險的主要選擇,王翔慧分析,公用事業產業因為相對獲利修正上調,展現在近期抗跌表現上,且因為該產業受關稅影響最低,營收獲利較不受政策風險影響而出現下調,自然成為資金避風港首選。
以歐股為例,西班牙、德國、英國針對公用事業都推出支持計畫,包括新增發電項目、公用監管改革、延長核電機組聲浪、定價改革等,推升今年來公用事業領先大盤漲幅超過一成。
王翔慧認為,目前市場波動仍大,建議綜合考量企業市值、現金流、股利率及成長性等,精選財務體質穩定之高品質標的,降低個股波動,並以成熟國家為主、新興市場為輔之配置,網羅全球基建商機。
Bloomberg數據統計,今年以來不僅科技為主的那斯達克跌幅高達13%,標普500指數也下跌逾8%,不過,防禦力佳的公用事業類股則逆勢守住正報酬近2%;若觀察政策反覆影響最劇的這1個月,股價瞬間大跌、再大幅反彈,標普500及那斯達克指數跌幅仍達3%至4%,公用事業股則持續展現防護力,上漲近1%。
過去一周跌深反彈期,公用事業股更與標普500及那斯達克指數同步展現反攻力道,漲幅都接近4%。
第一金全球水電瓦斯及基礎建設收益基金經理人林志映指出,關稅海嘯使得各類金融資產呈現去風險化走勢,股價大幅震盪,但公用事業產業受到美國關稅政策影響小,股價報酬波動率低於其他類股。
林志映說,受市場風險情緒惡化影響,投資人擔憂停滯性通膨的機會增加,市場出現資金變現壓力,公用事業展現防禦特性,同時相對其他類股提供較佳報酬表現,在市況動盪中重獲投資人青睞。
此外,公用事業股具備剛性需求,是民眾日常需求,客群龐大,同時受政府政策特許保護,具備寡佔經營,加上公用事業價格有跟隨通膨調價機制,公司營收及現金流量相對穩定。
林志映表示,公用事業大部份以內需市場為主,關稅對營運與獲利影響較低,營運展望向上,長期配息率優於其他各產業,提供投資人面對市場不確定時,較佳的收益保護力,長期來看皆是不錯的投資時機。
第一金水電瓦斯及基礎建設收益基金聚焦民生必需、財務體質佳、佈局相對廣的公用事業,林志映強調,不論是資料中心相關需求基建、需求穩定的管線業和整合型電力事業、還有傳統交通基建汰舊換新等,政治干擾低、發展優勢佳,企業擁有長期穩定的獲利能力,提供股東較高股利現金流及追求資本利得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