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響即見高峰 大植英次與達奈洛娃攜手國臺交詮釋聖桑經典

【 大成報記者蕭宇廷/臺中報導 】如果音樂是一條河流,那麼1880年代的歐洲正值交錯湧動的洪峰!一邊是法國浪漫派音樂推手聖桑(C. Saint-Saëns),傾盡優雅與光彩創作出的第三號小提琴協奏曲;一邊是德奧音樂傳統中漸露鋒芒的馬勒(G. Mahler),準備以第一號交響曲宣示新世紀的來臨。4/26下午2點30分於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音樂廳、4/27下午2點30分於國立臺灣交響樂團演奏廳,國臺交將邀請享譽國際的指揮家大植英次(Eiji Oue)、與小提琴名家阿貝娜・達奈洛娃(Albena Danailova),攜手帶來這場如星河交匯般的音樂旅程。

 

指揮大植英次的名字,對於熟悉亞洲與歐美古典樂壇的觀眾而言、絕不陌生。他大學時期跟隨日本著名音樂家齋藤秀雄學習,後應指揮家小澤征爾邀請前往美國,並於檀格塢音樂節結識傳奇指揮家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成為其嫡傳弟子。

 

從美國明尼蘇達交響樂團、德國北德廣播漢諾威交響樂團,到大阪愛樂與巴塞隆納交響樂團,他的腳步跨越3大洲,留下無數場精彩演出。他的指揮風格熱情奔放、同時細膩感性,既能駕馭馬勒的壯闊、也能捕捉聖桑音樂中隱藏的優雅與激動。

 

這次與他共同演出的,是保加利亞裔小提琴家阿貝娜‧達奈。她是維也納國立歌劇院管弦樂團自創團以來第一位女性首席,並在2011年成為維也納愛樂樂團首位女性首席,打破近200年由男性主導的歷史傳統。

 

她的演奏風格融合精湛技巧與細膩情感,直指音樂深層的精神與本質。這次詮釋聖桑小提琴協奏曲,她將透過史特拉底瓦里名琴“Ex-Haemmerle”的音色,引領聽眾感受法國浪漫樂派特有的優雅與熱情,傳遞作曲家以優雅筆觸勾勒豐沛情感的迷人魅力。

 

這場音樂會有別於常見安排,沒有序曲鋪陳、沒有緩慢暖身,當指揮與獨奏家登台鞠躬之後,樂聲便隨指揮棒一揮即刻湧現!情感濃烈的聖桑第三號小提琴協奏曲旋律,將從第一個音符開始、便緊緊抓住觀眾的耳朵與心神。

 

該曲寫於1880年,獻給名小提琴家薩拉沙特,融合炫技與抒情於一身。全曲由獨奏領航、沒有冗長導奏,3個樂章宛如海浪推移,時而輕柔呢喃、時而激昂奔放;尤其終樂章帶有濃烈西班牙風情,讓人不禁隨音符舞動。

 

下半場將呈現馬勒的《第一號交響曲》。馬勒在完成這部作品時,年僅20多歲,他把自然、童年回憶、民謠與浪漫精神揉合其中,樂章之間宛如從黑暗走向光明的旅程。從遠方牧歌到第三樂章的鬼魅葬禮進行曲,再到終樂章的爆發性的歡呼,馬勒讓交響樂變成了一場詩意與劇場的綜合體驗。

 

這樣一場音樂會,不僅是樂迷耳朵的饗宴、更是心靈的觸動。國臺交也特別與夜鶯基金會合作,演出前1小時,由音樂學者張皓閔主講導聆,不論是初入古典樂世界的觀眾、還是資深樂迷,都能在聆聽中挖掘出更多細節與感動。

 

音樂會票價自300元起,特推出「成雙」套票,2人同行1人半價;使用成年禮金(文化幣)訂購、享不限票價6折優惠,更有「學生體驗票」100元優惠!更多資訊請詳閱國臺交官網,購票請洽OPENTIX售票系統,或電洽國臺交04-23391141分機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