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害對策與在地傳統知識講座

E3ca0873259ce5f7d586e85168d0b3fa

【記者劉昱彣高雄報導】旗美社大舉辦災害對策與在地傳統知識講座,主持人中山大學邱花妹老師,由於當前的全球極端氣候帶來各地重大影響,像在旗美地區,對風災、淹水很有感,這次邀請國際學者落合來分享日本用搭建石頭來防災,希望來社區跟大家做分享。

落合老師是京都大學院地球環境學堂准教授,專常是災害社會學,她分享日本鄉村常民的災害對策案例,以及她調查背景和方法,她研究的是常民如何運用石頭的傳統智慧,因為是社會學背景,會搭配古地圖對照,和去現場訪談以及進行現場測量。在滋賀縣的石牆案例,是先人為防野豬侵擾而搭蓋石牆,首先在資料館找到江戶時代古書、明治時代的割賦帳紀錄,是用於紀錄農田的大小,農民要依土地比例搭建多大的石牆,然後去訪談當地人,並拍照紀錄量測石牆遺址。

牆的作用是把村莊圍起來,全長12.7公里一公尺高,實際找到的只有1/3防野生動物的石牆,原以為會很平整,但實際是依據山坡地形建造,但落合的苦惱不是因為研究很困難,而是研究的成果該如何引起更多人注意,引發人們願意去到現場看。

文化景觀呈現村民如何因應自然災害也是一個地方的記憶,防範災害有硬體的像用石頭搭建防風林,也有軟體層面的,像是社區裡的消防守衛隊,或種植綠色植栽作物,有不只一種方法因應,然而,現在大多是用水泥建物來防災,較少想到運用傳統智慧。

落合老師問大家自己住家旁有類似的防災建物嗎?陸續聽到有旗山卵石提防、老一輩蓋的田埂、排水溝、美濃燒炭坑石坎、魯凱族石板、六龜警備線、茂林萬山做為土地界線的砌石、龍肚里社貞官、黃蝶翠谷駁坎、杉林永齡農場的灌溉溝渠、澎湖捕魚石滬、澎湖防風菜宅。

88ac9014d7014671359b3feb5b20c4cf

旗美社大舉辦災害對策與在地傳統知識講座,邀請國際學者落合來分享日本用搭建石頭防災,希望來社區跟大家分享。      (劉昱彣攝)

內容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