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縣古墓普查走讀圓滿達陣 學員收穫良多

【勁報記者于郁金/金門報導】4月12日、13日為期2日「古墓尋蹤」走讀活動圓滿落幕;本次報名人數眾多,經由長期致力於金門古墓研究陳炳容博士和古墓普查團隊導覽解說,參與學員收穫良多,彷彿穿越時空藩籬,透過古墓與歷史和先祖對話。

 

金門歷史淵遠流長,承襲中國宋元明清之歷史文化,見證近代東亞之發展,形成獨特僑鄉風情及戰地景觀,因此,島上累積諸多古代墳塋及近代之特殊墳墓,為金門歷史見證及特色風貌。

 

本次走讀活動,為「金門縣古墓普查計畫」推廣活動之一;金門縣文化局自112年度起,委託藍盾永續文化公司執行為期3年「金門縣古墓普查計畫」,以鄉鎮為劃分,逐年完成金門歷代古墓普查建檔;本計畫針對金門之宋元、明清時代古墓,及逾50年、形制特殊之民國初年墳塋進行普查,為各處古墓建置檔案、掌握現況與特色,以利後續深入研究,完整呈現古墓於地方聚落、於金門之歷史意義。

 

文化局表示,古墓普查計畫將耗時3年,以冀累積金門古墓資料庫,成為見證歷史之重要物證,可更深入研究金門之歷史脈絡、宗族發展、民俗信仰、風水傳說、人物傳記等課題;後續再以普查成果為基礎,進行文化資產價值評估及比較研究分析,制定相對客觀價值基準,使金門之古墓研究更具系統性;本次舉辦古墓走讀活動亦是期待大眾能透過專業研究者之解說,深入探索金門歷史和重要人物故事,欣賞古墓建築構造及雕刻工藝之美。

金城場和金湖場走讀活動分別於4月12日(六)、13日(日)辦理,計畫主持人陳炳容博士及普查團隊以長年於金門田野調查的累積,引導學員踏查金門古墓,實地走訪金城鎮莒光樓週邊、庵前和金湖鎮夏興、小徑、漁村等聚落;報名學員多半為首次近距離觀察古墓,打破了對於古墓既定印象和恐懼,以不同面相了解金門歷史和文化傳承,顯現重視宗族、慎終追遠觀念,提升金門古墓之保存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