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書法大師林家同登上韓國美術館 揮毫「無盡藏」觀眾對話

圖說:林家同於韓國首爾亞細亞藝術展開開幕式現場揮毫「無盡藏」。(業者提供)

 

(勁報記者張亞痕/台中報導)韓國首爾亞細亞藝術展迎來歷史性一刻。台灣書法大師林家同獲韓國文化藝術研究院特別邀請,昨4/12於亞細亞藝術展開幕式現場大型書法揮毫,成為台灣第一位於韓國美術舘首爾亞細亞藝術展覽會上書法揮毫的台灣書法名家,此舉也創下台韓藝術交流新里程碑。

圖說:韓國文化藝術研究會會長姜信雄於韓國首爾亞細亞藝術展開開幕式現場頒贈「特別貢獻狀」給林家同。(業者提供)

 

這場特別展演籌備長達十多月,主辦單位突破過往慣例,首次將開幕式書法現場揮毫位置留給外國藝術家。此次受邀請參加的為台灣名書法藝術家代表林家同總院長、加拿大名書法家何自強會長、日本名書道畫家代表:宮田天風會長、東洋書道院宮本烏城會長、中國名書法家代表盛敦榮會長、澳門名書法家歐志祺會長、香港名書法家代表黃約翰會長、韓國名書法家代表金善子會長。

圖說:林家同於韓國首爾亞細亞藝術展開開幕式與來自日本東洋書道院松田啓祐會長成員等合影於「天勢」水墨畫前。(業者提供)

 

林家同為財團法人臺中市台灣家同文化藝術基金會創辦人暨執行長,也是中華霧峰林家宮保第國藝術中心總會創會總院長,此次應邀出席,也代表基金會前往韓國交流。開幕式中林家同以手持特製狼毫筆,在特別的宣紙上,以行草體書寫「無盡藏」三字,創作過程吸引數百位韓國書法藝術愛好者駐足觀賞。

圖說:林家同於韓國首爾亞細亞藝術展開開幕式致贈手寫「如意」兩字給韓國文化藝術研究會。(業者提供)

 

林家同選擇以蘇軾《赤壁賦》中的「無盡藏」為創作主題,深具巧思。在長達短短數分鐘的現場創作中,林院長以濃墨瞬間舞動筆勁於特製宣紙上,其「無」起勢之筆勁如雷霆萬鈞、雲騰之姿,騰雲之勢。筆程之中「盡」字又時而似清風拂柳慢慢滑過,最後「藏」字如林懷民之雲門舞者之婀娜之姿,舞藝入筆,氣勢舞動之快速筆勁,虛實合一,成就「留白不白」「留白不空」的禪易境界。讓數百位觀賞者目不轉睛,心靈與筆到之處勾勒靈動,瞬間現場專注鴉雀無聲,摒息呼吸與筆尖𩆜動。林家同將草書的奔放與行書的流𣈱完美融合,獨樹一格的台灣家同式書法藝術化呈現。

圖說:林家同於韓國首爾亞細亞藝術展開開幕式致詞。(業者提供)

 

林家同表示,「無盡藏」三字出於蘇軾《赤壁賦》:「風月無邊,取之無禁,用之不竭,乃造物者之無盡藏也。」乃體現東坡面對人生之悲歡離合時,所抱持的豁達人生觀。「無盡藏」又暗合佛教《金剛經》所言:「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讓身在紅塵中的我們,有不被紅塵所困的智慧。在揮筆之中特意留下的飛白之處,融入佛教「般若」(智慧)之說,意為「留白並非白,處處見波若」。他以書法作品將哲學思想以「視覺化」方式的呈現,引發在場韓國觀眾的深刻共鳴。

圖說:韓國文化藝術研究會邀請加拿大、韓國、日本、香港、澳門、台灣等等各國書法名家代表與韓國首爾美術館展開書法文藝交流。(業者提供)

 

林家同進一步表示:「這不是我個人的成就,而是台灣書法藝術被世界看見的開始。」作為財團法人台灣家同文化藝術基金會的創辦人暨執行長、中華霧峰林家宮保第國藝術中心總會創會總院長,他在短短數分鐘的現場創作中,快速展現獨創的「氣韻書法,虛實相生」的技法:起筆如太極起勢,含勁待發;行筆似流水行雲,一氣呵成。收筆若禪定收心,餘韻無窮;一筆出入虛與實,似與不似。

 

在場的韓國書藝學會主席姜會長與各專家評論:「林家同總院長將書法技藝提升至『動態冥想』的境界,每一筆都是呼吸氣韻的延伸。」特別是最後「藏」字的飛白處理,雖留下一片空白處,卻見其氣韻之延伸,而使後續餘韻無窮,正呼應老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的道家哲思。

 

林家同這場國際性、歷史性的揮毫,不僅創下臺灣書法家在國際藝壇的新高度,更透過獨創的理論體系,讓世界看見臺灣在傳統藝術現代化過程中的重要貢獻。正如林家同所言:「書法不只是書寫,更是文化的呼吸。」而今天,這呼吸已然跨越國界,成為連接東亞文化圈的重要紐帶。

 

林家同的「無盡藏」真跡將收藏於首爾亞細亞藝術展場,作為台韓藝術交流的見證。這場歷史性的揮毫,不僅為台灣文化外交寫下新頁,更開啟東亞藝術對話的無限可能。正如作品所示──藝術是無價的寶藏,更是未來歷史的無上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