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武壠歌舞文化節」登場 高市農業局:展現原民傳統與藝術結合

【焦點時報/記者蔡宗憲報導】為促進農村社區的永續發展與文化保存,高雄市政府農業局持續輔導杉林區日光小林社區推動農村再生計畫,於4月12日和13日盛大舉辦「大武壠歌舞文化節」。活動內容豐富多元,包括環境劇場、日光音樂會及魚笱市集等一系列展演與活動。今年的環境劇場以「握土」為主題,將原住民傳統信仰與當代劇場藝術結合,呈現大武壠族歷史的轉折與心聲,延續其語言、音樂與舞蹈的傳統。

近年來,農業局協助日光小林社區向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爭取年度農村再生推動經費,透過僱工購料的方式改善社區重要公共設施,包括優化日光產銷館與歷史文化館的空間與功能,提供居民更佳的聚會、展售與導覽環境,提升社區整體生活品質與觀光接待能力。此外,為進一步強化社區產業行銷與形象塑造,農業局也協助社區開發地方特色禮盒,將小林地區的農產品與文化元素融合,打造兼具質感與故事性的觀光伴手禮,提升商品附加價值,帶動社區品牌經濟發展。

年度盛會的大武壠歌舞文化節已邁向第11屆,環境劇場「握土」是由族人所組成的大鼓陣、大滿舞團完整重現「禁向」及「祈雨」重要儀式,於12日晚間19點演出,也是活動首次在「禁向日」農曆3月15日舉辦,透過表演詮釋,失去故土的族人如何在新家鄉繼續傳承與復興文化,象徵族人對土地的情感與認同,以及歷經風災後對家園的重新擁抱與重建。

日光小林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潘枝梅表示,感謝農村水保署及農業局在農村再生計畫中對本社區的經費挹注與支持,用於改善社區軟硬體設施,營造更宜居的生活環境。同時,也讓社區有機會延續傳統歌舞展演、文化活動及傳統工藝的保存與傳承。未來,將持續結合地方特色,發展農村社區產業,推動永續農業,並結合文化觀光,打造具特色、多元發展的農村社區,讓更多人認識並走進日光小林的美好。

農業局局長姚志旺表示,推動農村再生不僅是硬體設施的改善,更重要的是人與土地的連結,文化與產業的活化。日光小林社區展現重建家園後的生命力,透過不斷累積與創新,讓農村發展與文化傳承兼容並蓄,成為高雄農村轉型的典範。未來農業局將持續攜手在地社區,深耕農村再生,推動永續農業與文化觀光的多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