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宣導不說教 環保局結合小小稽查員「演」給你看


【記者林家慶報導】

  為讓垃圾分類宣導更加親民,屏東縣政府環保局突破傳統制式宣導模式,由局長顏幸苑率局內同仁與小小稽查員,共同自編、自導、自演,製作宣傳影片,自3月中旬發布影片至今已吸引超過萬人次點閱,趣味十足的影片不僅跳脫傳統公部門的宣導框架,讓縣政宣傳多了創新與溫度外,更期待透過小朋友的參與,將環保理念帶回家與家人共同倡導。
  此次宣導影片由環保局長顏幸苑提出構想與方向,同仁編寫內容,演員陣容包括綜合企劃科長王奕軒、同仁孔乃玉,還有邀請就讀和平國小五年級的小小稽查員黃以樂共同演出,劇情圍繞著垃圾分類與亂丟菸蒂的常見錯誤,透過小朋友指出錯誤觀念、環保局同仁帶入宣導科技執法及相關法令,讓民眾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正確的垃圾分類方法,成為此次引起熱烈討論的亮點之一。
  影片以生活化方式呈現,一推出便引發熱烈回應,不少人紛紛留言「有被宣導到」、「太棒了!表演自然、口齒清晰、介紹清楚」,甚至還有網友讚賞「雖然都是素人演員,但大家的表現都非常棒!」這些正面的反饋也顯示環保局宣導方式的成功,讓環保知識以更加輕鬆、有效的方式傳達。
  對於影片受到鄉親喜愛,環保局長顏幸苑也直呼選對劇情與角色,她說,此次特別將常見垃圾分類、菸蒂亂丟等議題結合熱點移動式監視器融入影片中,提醒民眾若違規將會被罰款, 而演員們本身對業務十分熟悉,不需過多揣摩就能自然地將民眾日常生活中的真實情境融入角色,同仁們的演出表現,也給予高度肯定。
  首次結合小小稽查員拍攝宣導影片,也讓顏局長回憶起帶領小小稽查員們前往公園撿垃圾時,以樂不僅積極執行任務,還會以流利的台語勸導現場的阿伯們不能亂丟菸蒂,長輩們不但配合度非常好,還稱讚小朋友很厲害,更一同加入撿垃圾的行列,此舉也讓鄉親們看見孩子們在參與環境保護的過程中,不僅提升環保意識、學習垃圾分類,也能向民眾宣導垃圾分類的正確方式。
  影片受到許多鄉親喜愛與轉發,也讓第一次演出的同仁感到既害羞又充滿喜悅,綜企科長王奕軒與乃玉分享,起初為尋找合適拍片的場地,跑了許多地點現勘,經歷十多次的討論及演練才定案,除考量劇情內容能有效傳達環境教育外,還特別注意台詞不能太多,並且要把握時間,避免效果不佳,見到影片獲得不錯的迴響,也讓他們感到相當欣慰與滿足。
  小小稽查員黃以樂表示,先前曾參與公園撿拾垃圾、水淨廠解說等活動,這次與環保局叔叔阿姨們在拍攝過程中,令他印象深刻的橋段是亂丟垃圾被拍到會處1200至6000元的罰鍰,他說,若在外看到親朋好友亂丟垃圾,也會發揮正義感進行糾正,期待未來可以拍攝更多與環保相關的影片。
  環保局表示,為持續加強宣導垃圾分三類,自113年8月起以宣導方式執行破袋檢查,希望養成民眾分類的自主性,宣導至今破袋合格率已由原先47%提升至80%;此外,為讓環境教育從小扎根,110年起成立小小稽查員團隊至今已有近70名學童加入,孩童於課堂學習後實際參與稽查活動,不僅了解環境議題、提升對違法行為的認識,使他們從「學習者」轉變為「倡導者」,甚至能回家影響家人,共同為環保盡一份心力。
  「不亂丟菸蒂垃圾,垃圾分類YOU & ME,家園環境更美麗,我要地球變乾淨!」宣導影片已於3月13日上傳「屏東環保go」臉書,民眾也可至環保局YT觀看: https://youtu.be/SXsVQ5uJ_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