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焚化爐大火延燒10天 白喬茵狠酸環保局長忙拜廟走春

【勁報記者張淑慧/高雄報導】高雄市人均垃圾產量居六都之冠?市議員白喬茵今(10日)於市議會質詢時指出,儘管高雄擁有四座焚燒量能充足的回收廠,但南區廠於農曆年間發生火災,導致部分垃圾無處可去引發民怨。
白喬茵批評高雄市政府一方面提倡淨零,卻忽視垃圾分類的重要性,其他四都已全面實施家戶垃圾隨袋徵收,高雄市府卻因擔憂選票壓力,僅在超商試辦,她更指出環保局長張瑞琿疏於本務,頻繁出席與業務無關活動,甚至在南區廠火災期間仍陪同市長走春拜廟。
圖/市議員白喬茵指出環保局長張瑞琿疏於本務,頻繁出席與業務無關活動,甚至在南區廠火災期間仍陪同市長走春拜廟。
據了解,南區焚化爐於1月24日發生大火,消防局動員17個分隊投入救災,雖然市府宣稱1月26日已撲滅火勢,但實際上消防人員因悶燒問題持續駐守近10天,期間消防人員不僅需要處理焚化爐火災,還須支援其他火警,甚至發生隊員摔進油坑等意外。
據提供研究資料顯示,高雄市民每年平均支付418元垃圾處理費用,是台北市203元的兩倍。白喬茵建議環保局訂定減量目標,全面推動隨袋徵收並配套獎勵機制,以落實垃圾減量政策。目前高雄的隨袋徵收僅在超商試辦,不僅無法有效引導民眾減量,更造成店員與民眾之間的紛爭。(圖/ 記者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