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光要走得久 黃彥毓議員:捷運要如實通、人行要有制度、前鎮漁港延伸不能跳票

【今傳媒/記者李祖東報導】高雄市議員黃彥毓今(7)日在市議會交通部門質詢時,針對高雄觀光導流策略、捷運黃線進度與財務執行、黃線延伸至前鎮漁港的政策承諾,以及標線型人行道的制度化推動等四項交通議題,提出具體建議。他表示,觀光成績值得肯定,但要讓亮點持續、讓建設落實,關鍵仍在交通便利與制度建立,市府應正視落差、強化整合。

針對觀光推動策略,黃彥毓肯定觀光局在活動規劃、國際行銷與智慧導覽上的整體努力。根據市府統計,去年高雄吸引6923萬人次造訪,為全國第一,且是唯一入選國際旅遊與訂房平台推薦的台灣城市,顯示成果具體。但他也指出,目前人潮集中在特定活動與景點,尚未有效導流至左營、鳳山、內門、美濃等地區。他建議市府建立常態接駁、智慧導覽與旅遊路線整合機制,讓亮點能夠「串線成面」,帶動全市均衡發展。觀光局則回應,已著手開發智慧觀光APP與AI導覽服務,也正與交通部協調小港機場宵禁與航線限制,並配合機場擴建,強化國際觀光運能。

在捷運黃線進度方面,黃彥毓指出,黃線第二階段至今尚未取得行政院提高經費的核定,而已簽約標案中的統包商公告工期顯示,部分區段將至2032至2033年才完工,與市府所稱2028年通車的目標有明顯落差。他質疑,市府迄今未明確說明屆時實際可通車的區段為何,是否規劃分段通車?市民有知情權,不應再用樂觀口號掩蓋現實進度。捷運局回應,目前黃線總經費由1442億元增至2368億元,高雄市分擔約180億元,將分8至10年編列執行;同時透過聯合開發,截至目前已有5個基地完成簽約、2個完成評選、1個正準備評選,預估至114年底前可創造約600億元收益。黃彥毓也要求,捷運局應將各標段工期與通車規劃進度,定期公告於官方網站並即時更新,落實資訊公開,讓市民與議會能即時掌握。

針對黃線延伸至前鎮漁港的計畫,黃彥毓強調,該項延伸為市府長期政策承諾,應持續向中央爭取納入計畫。他指出,前鎮漁港已投入逾80億元轉型為觀光漁港,未來將成為海空雙港的重要交通節點,結合商圈與產業轉運,具有高度發展潛力。他表示:「不論主體預算如何調整,黃線延伸段都應持續爭取納入中央計畫,不能讓軌道只到門口,卻永遠進不了港區核心。」

最後,針對標線型人行道的推動現況,黃彥毓指出,市府目前雖已於瑞隆路設置示範段,但全市尚未公布施作總量、優先區位與年度推動目標,制度化基礎仍待建立。交通局表示,已規劃西子灣哈瑪星、中山大學、青年路與八德路等路段,並將持續與工務局盤點協調、向國土署爭取資源。黃彥毓建議,應建立全市制度推動機制,與道路鋪面更新工程整合施作,訂定KPI與年度進度,同時納入設計、宣導與執法流程,讓人行安全不再只是靠罰單維持,而是真正走得通、走得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