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女私密處分泌物爆多!醫揪「2飲食習慣」超NG

圖:Freepik
近日,一則18歲青少女因私密處異常尋求中醫治療的新聞引發關注。這名少女多年來飽受分泌物異常量多之苦,每日須頻繁更換護墊以維持私處清爽。由於不願再服用抗生素及外用藥膏,她輾轉尋求中醫治療。
中醫診斷後發現,該名個案因準備升學考試,平時習慣食用甜食、冰品來紓壓,並經常熬夜讀書。這些生活習慣導致中焦脾胃功能衰退,形成所謂的濕性體質。加上近期頻繁降雨,環境水氣增加,進一步加重了體內濕氣,最終導致分泌物異常增多。
台北慈濟醫院中醫師許雅婷指出,台灣作為四面環海的海島型國家,地理位置處於濕度較高的亞熱帶地區。特別是在季節交替的清明時節,水氣更加旺盛,民眾容易受到「濕邪」的侵擾。
許醫師解釋,「濕邪」是指體內過濕所致的病徵,可分為「外濕」與「內濕」兩種。外濕源自外界環境,如下雨、潮濕天氣或淋雨、流汗未即時擦拭等因素;內濕則與脾胃功能有關。當脾胃功能正常時,體內濕氣可通過汗水、大小便排出,反之則會在體內積聚,形成濕性體質。
體內濕氣過重會引發多種不適症狀,包括腹脹、排便不順、身體沉重感、四肢水腫、皮膚濕疹及關節疼痛等。女性還可能出現白帶增多的情況。值得注意的是,「外濕」往往會引動「內濕」,最常見的例子就是天氣潮濕引發關節紅腫發炎、疼痛難耐。
針對濕性體質的女性且有分泌物問題,中醫常用的處方包括蒼朮、白朮、薏苡仁等藥材。除了藥物治療,許醫師建議,民眾也可將四神湯作為日常去濕養生的食療選擇。四神湯含有茯苓、山藥、芡實、蓮子、薏仁等藥材,藥性平和,還能改善消化不良與腹瀉問題。此外,綠豆薏仁湯、紅豆水、薏仁水及玉米鬚茶等飲品,也都有助於排濕、消水腫及促進新陳代謝。
許醫師強調,去濕養生應從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做起。她建議減少食用生冷、油炸及甜膩的食物,並保持充足的水分攝入。同時,維持正常作息和規律運動也很重要。對於女性而言,選購貼身衣物時應盡量選擇棉質內褲,並定期更換。在生理期間,務必勤於更換衛生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