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攝影家陳春祿創作生涯最完整大展

【勁報記者杜忠聰/臺南報導】臺南市美術館在上月25美術節當天,針對113年度收贈典藏作品的捐贈者進行感謝表揚,其中藝術家陳春祿再度捐贈予南美館《開天》與《收藏童年》等系列作品,使南美館成為國內典藏陳春祿此兩大系列作品最完整的館舍,並將於明(3日)推出陳春祿創作生涯最完整大展「錯中錯‧連環夢:陳春祿攝影典藏研究展」。
陳春祿,1956年出生於臺南,1985年畢業於日本東京寫真學校,作品於日本東京、銀座、義大利米蘭等國內外巡迴,持續不輟地為臺灣觀念攝影注入豐沛的能量。1985年至1995年前後以《風》與《冥色呼吸》於臺北市立美術館舉辦三次個展;1990年創辦「第五階黑白工場」,以精湛的沖印技術享譽業界;後因一次偶然藥水的錯誤顯影發現前所未有的色彩變化,開啟耗時七年無相機攝影手法成就驚心動魄的《開天》。早期以「創世紀」為名的《開天》系列,曾在1995年參加日本東京都寫真美術館開館展「第一回東京國際寫真雙年展」,在這場世界性攝影比賽中自57國脫穎而出,且名列第七。2010年起以大量個人收藏融合攝影、拼貼等手法打造萬花筒般的《收藏童年》系列,成為展現他個人創作特色的另一經典;2022年起至今持續創作以臺灣宮廟文化為主題的《廟可廟》系列,拍攝全臺各地知名廟宇與五光十色的廟會活動。
南美館自2013年至2024年間陸續透過典藏以及陳春祿慷慨捐贈,目前南美館總計有95件陳春祿作品,包含全系列的《開天》(49件)與《收藏童年》(46件),係國內典藏此兩大系列最完整的館舍。本次展出件數共計78件,包含典藏品40件與陳春祿借展38件。展覽名稱以「錯中錯」烘托《開天》的實驗強度、以「連環夢」表述《收藏童年》中童年回憶的繁複形構,映現陳春祿1960年代至今的創作生命與其眼中臺灣社會的時代變遷。
學者姜麗華研究指出,陳春祿創作系譜可分為「仿造—塑造—製造—構造—捏造」五大階段,南美館策展團隊進一步以三個子題「回憶∞復返」、「哲思∞啟蒙」與「差異∞ 重複」作為展覽脈絡,並大規模地展示陳春祿近半世紀的五大系列創作──《風》、《冥色呼吸》、《開天》、《收藏童年》與《廟可廟》,觀眾可一覽陳春祿充滿強度與張力的攝影實驗與辯證,彰顯臺灣攝影史珍貴的啟蒙時刻。
此檔展覽由資深攝影家同時也是國家文藝獎得主莊靈擔任展覽顧問;攝影史學者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姜麗華教授擔任「視覺文化脈絡下的陳春祿攝影美學」委託研究案主持人,研究成員包含留法學者呂筱渝博士,及知名紀錄片導演顏蘭權領銜的無米樂影像工作室等,並由南美館研究典藏部策劃。「錯中錯‧連環夢:陳春祿攝影典藏研究展」自明(3日)日起於南美館2館3樓開展,將展出至8月17日,歡迎所有對攝影或藝術愛好的民眾前往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