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掃墓安全指南:防範恙蟲與毒蛇的雙重挑戰

 

【 News586/記者侯姵伃報導】

隨著清明連假將至,氣溫回暖,不僅是民眾返鄉掃墓、登山踏青的時節,也是恙蟲與毒蛇活躍的高峰期。嘉義縣政府提醒,民眾在前往雜草叢生的墓區或山林時,應提高警覺,採取適當的防護措施,以降低健康風險。

恙蟲病:隱形威脅來自草叢

根據疾病管制署統計,恙蟲病每年從4月開始上升,6至7月達到高峰。今年截至3月22日,全國已累計16例確診病例,雖嘉義縣尚未通報,但仍不可掉以輕心。恙蟲主要寄生於雜草、灌木及潮濕環境,叮咬人體後可能引發恙蟲病,潛伏期約6至21天,典型症狀包括發燒、淋巴腫大,以及紅色斑狀丘疹潰瘍並形成焦痂,嚴重時甚至可能危及生命。衛生局建議,民眾應避免直接坐臥草地,並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以降低恙蟲附著的機率,並使用含DEET或派卡瑞丁(Picaridin)的防蚊液強化防護。

毒蛇出沒:墓區與山林的潛在危機

每年清明時節,也是台灣毒蛇活動的高峰期。台灣眼鏡蛇、雨傘節、赤尾青竹絲等毒蛇,常棲息於墓區草叢及山林間,一旦受到驚擾,可能採取攻擊行動。為降低風險,民眾應穿著長靴、避免赤腳行走,並攜帶棍棒或竹竿探測前方環境,以減少驚擾蛇類的機會。萬一不慎被毒蛇咬傷,應保持冷靜,避免奔跑或劇烈活動,以減緩毒素擴散,並記住蛇類外觀特徵,以利醫療人員評估治療。嘉義縣內的大林慈濟醫院、長庚醫院、灣橋分院、阿里山及大埔鄉衛生所皆備有抗蛇毒血清,可迅速提供醫療協助。

清明祭祖,健康優先

在慎終追遠的同時,民眾也應關注自身安全,事先做好防護,避免因恙蟲或毒蛇影響健康。嘉義縣政府呼籲,透過適當的防護裝備與安全意識,讓這場慎終追遠的旅程更加安心無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