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後醫系好搶手 總錄取率4.85%


【今傳媒/記者李祖東報導】
國立中山大學第四屆學士後醫學系招生筆試今(30)日登場,試場設置在道明中學。學士後醫學系招收一般醫學組與智慧醫療組共23名公費生,共496人報名,有474名考生應考,考場秩序良好,到考率逾九成六,總錄取率約4.85%。

中山大學學士後醫學系設有一般醫學組與智慧醫療組,共同考科為「普通生物及生化概論」與「英文」,一般醫學組選考科目為「物理與化學」,智慧醫療組則為「計算機概論與程式設計」,考生來自各地,背景跨域多元。黃姓考生表示高中時自己不知道喜歡什麼,也不確定是否勝任醫療工作,大學進入護理系就讀,在經過課業學習及實習後,確立第一線工作是自己想要的,也願意投注更多時間,嘗試更進階、更深一層的領域。來自北部的侯姓考生大學就讀語言治療科系,畢業後擔任語言治療師已半年,希望自己可以學習更多醫學知識,在醫療場域做更多事。

於英國就讀藥學相關科系畢業的陳姓考生在當地藥局擔任藥師已一、兩年,回到臺灣後覺得藥師能做的有限,加上執照考證等多方面考量,自己也對臨床更有興趣,因此轉而報考後醫系。李姓考生為職能治療師,在醫院工作已三年的她體認自身對病患幫助有限,希望投身後醫精進能力,未來能給予病人有效的實質幫助。電資科系畢業的莊姓及王姓考生報考智慧醫療組,王姓考生提到電資領域以往也常與醫藥結合,但如果直接進入智慧醫療領域,相信更能發光發熱,莊姓考生也希望結合自身專業與醫療,對國家有更多貢獻。

中山大學後醫系主任暨醫學院副院長陳秀玲表示,國立中山大學醫學院致力培育兼具人文關懷與科技素養的良醫。後醫系公費生在四年內需修習醫學人文教育、基礎醫學導論、基礎與臨床整合模組、專業醫學、創新資訊科技與健康照護應用、臨床實習及偏鄉醫療服務等課程,並參與多元跨域課程與工作坊,強化實務應用能力。期望招收具使命感的學生,畢業後投入國內最急需人才的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及急診科五科並至偏鄉服務八年,翻轉醫療資源落差,實踐醫療平權。

中山大學後醫系指出,除課程創新外,國立中山大學醫學院更積極拓展國際合作,提升學生全球視野。近年來已與泰國瑪希敦大學、菲律賓亞洲三一大學簽署MOU,並與日本熊本大學建立交換學生機制,亦與越南胡志明市醫藥大學洽談合作。今年開年也和菲律賓FEU-NRMF完成線上簽約,拓展跨國學術交流,邁向醫學教育國際化。

中山大學學士後醫學系招生考試預定於4月17日公布面試名單,面試訂於4月26、27日舉行,5月6日公布錄取榜單。榜單將公告於國立中山大學教務處招生資訊網頁(網址:https://exam-oaa.nsysu.edu.tw/)與國立中山大學學士後醫學系網頁(網址:https://med.nsys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