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新里程】高雄大學25週年校慶 陳啓仁校長率領全校邁向卓越

高雄大學25週年校慶暨運動大會校長陳啓仁:全校齊心努力 競爭激烈高教環境精進與提升。〈圖/記者翻攝〉

【焦點時報/記者 蔡宗憲報導】

國立高雄大學25週年校慶暨運動大會今(29)日登場,校長陳啓仁致詞回顧發展歷程及近期學術、產學等多項合作成果,並強調全校齊心努力,在競爭激烈的高教環境中持續精進與提升。陳啓仁指出,日前《Cheers》雜誌公布「2025年企業最愛大學生調查」,高大是入榜30強中唯一的中型大學,顯示畢業校友的職場表現深受企業肯定。這代表高大推動「跨域創新」、「產業鏈結」、「在地實踐」與「國際接軌」等校務4大發展策略,在精進學生本質學能的同時也培養跨域能力,同時體現USR(大學社會責任)、推動SDGs(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與在地共榮共好等諸多作為,獲得社會各界肯定。

高雄大學的學術研究與創新成果亦備受矚目。工藝與創意設計學系(藝創系)副教授王政弘執行教育部「5G新科技學習示範學校計畫」,團隊攜手北中南國教端夥伴打造XR創新應用、數位共學環境,展現亮眼成果。化學工程及材料工程學系(化材系)特聘教授鍾宜璋團隊,將廢棄蛋殼高值化應用、開發「奈米級光觸媒材料」,可降解有機汙染物、進行友善環境滅菌,且具低耗能製程,其成果受邀於今年「高雄智慧城市展—淨零新創主題館」展出。資訊工程學系(資工系)教授余亞儒帶領學生開發即時手語辨識系統「手語之聲」,造福聽障人士,解決日常溝通不便困擾,該成果不僅入選國科會大專學生研究計畫,更獲得校內「激發學生創意競賽–創業實作組」第一名殊榮。

高雄大學積極落實大學社會責任,師生深入社區推動科普教育與關懷行動。理學院邱昭文、何永皓、莊曜遠等3位教授執行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多次帶隊前往原鄉部落,為桃源國小學童舉辦科普營隊,從小扎根科學種子、培養原民科學人才。應用物理學系(應物系)教授余進忠致力協助左營高中、楠梓高中、中正高工、蚵寮國中等在地中學推廣「科普動手做」,從半導體原理探究到機器人自走車,其努力獲得企業認同並慷慨捐贈設備儀器。師生的付出不僅展現高大對教育的承諾,更體現對社會的深厚關懷。

因應全球氣候變遷與國家產業轉型需求,高雄大學積極推動永續發展政策。自2018年起,高大每年編製《永續報告書》,2022年完成全校溫室氣體盤查,現正籌備2024年版本,逐步落實政府「2050淨零排放」目標。此外,學校持續推動研究中心與產學合作計畫,強化學界與產業界的連結。

陳啓仁表示,高雄大學重視與國內外高教夥伴合作,攜手提升學術與研究能量。去(2024)年邀請中山大學師長到校,今(2025)年3月中他率隊回訪,促進雙方認識與深度合作,共同提升南方乃至台灣高等教育的國際競爭力。

高雄大學創校25週年除舉辦慶祝典禮,頒發傑出校友、特聘教授等多項獎項,表揚校友、師生傑出表現與感謝協力夥伴。運動大會在田徑場登場,進行各學系師生創意表演、田徑、趣味競賽、拔河比賽等多項賽事;音樂會、市集、繪畫展則於學生活動中心、學生宿舍周邊熱鬧展開。

#高雄大學,國立高雄大學25週年校慶,陳啓仁校長,企業最愛大學生調查,永續發展政策,高雄大學運動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