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公務員「愛吃1物」醫生嘆:心臟像80歲

台安醫院心臟內科主任林謂文分享了一個令人警惕的案例。一名40多歲的女公務員,身高不到160公分,體重卻高達130多公斤。她因工作壓力大,常靠吃甜食紓壓,抽屜裡總是塞滿糖果和餅乾。
某天,這名女子在上班時突然頭暈、頭痛、頸部僵硬,用辦公室的血壓計一量,發現血壓飆破200毫米汞柱。緊急就醫後,檢查結果顯示她已出現蛋白尿、腎功能異常,血糖接近高標。醫生開立了5種降血壓藥物才控制住她的血壓。
然而,這名女子因無法戒掉甜食,又覺得吃藥麻煩,私自減少服藥量,最後甚至完全停止回診。數年後,她因呼吸困難、胸悶不適和血壓暴高再次入院。這時醫生才發現她已罹患糖尿病,且正在服藥治療。
更糟的是,這名女子經歷一次急性腎衰竭後開始洗腎。不僅腎臟功能衰竭,還出現心肌肥厚和心臟衰竭的症狀。林醫師感嘆道:「才50多歲,心臟卻像80歲老人一樣。」
林醫師強調,保健心臟和血管的兩大關鍵是減鈉和減糖。他指出,現代人的飲食越來越甜,尤其是手搖飲料的流行。調查顯示,現在喝手搖飲的人比例較10年前增加了2倍。研究證實,含糖飲料與代謝症候群有關,不僅會使腰圍增加3倍,還會提高三高風險,特別是高血糖和糖尿病的問題。
為了在日常生活中減少糖分攝入,林醫師建議可以用天然食材代替糖。例如,蔬菜類如洋蔥、胡蘿蔔、高麗菜、竹筍本身就帶有甜味;根莖類如南瓜、地瓜、玉米、芋頭也可以替代糖分;甚至可以使用鮮奶或奶粉作為佐料。此外,水果如西瓜、蘋果、芒果、百香果也是減少糖分添加的好選擇。
腎臟科醫師洪永祥也提醒,過度飲用含糖飲料會加速腎功能衰退。他引用研究指出,一週喝超過7杯含糖飲料就屬於超危險劑量。一項針對3003名非裔美國人的研究發現,平均54歲且愛喝飲料的中年人,在8年內約有6%產生慢性腎臟病,腎衰竭機率比同齡人高出61%。
專家建議,為了保護心臟和腎臟健康,應該控制甜食和含糖飲料的攝入量。國內學者普遍建議一週不要喝超過3杯含糖飲料。年輕時可能只是感到水腫或體重增加,但長期下來,30歲後腎功能可能會比一般人衰退得更快,40歲就可能成為洗腎患者候選人。持續10年,罹患痛風、糖尿病和需要腎臟透析的比例都會大幅增加。
不當的飲食習慣可能導致嚴重的健康問題。適度控制糖分攝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對於預防心血管疾病和腎臟問題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