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女子火鍋後腹痛 醫切開膽囊驚見滿滿「魚子醬」

近日,高雄一名42歲王姓女子與閨密聚會吃火鍋後,右上腹突然隱隱作痛。經就醫診斷為急性膽囊炎,隨即安排手術。高醫岡山醫院一般及消化系外科主任吳柏宣在為王小姐開刀時,切開膽囊後驚見一大團「魚子醬」狀的黑色結石,幾乎塞爆整個膽囊。
取出的結石舖平後範圍達10乘7公分,約70平方公分,數量驚人,成千上百顆難以計數。
吳柏宣表示,膽囊內有如此龐大數量的爆漿狀膽結石較為罕見,研判與病人體質及膽囊收縮因素有關。
醫師解釋,膽囊的主要功能是儲存、濃縮膽汁,以分解食物中的脂質。當攝入高脂、油炸或辛辣食物時,膽囊會收縮將膽汁排入十二指腸協助消化。若膽囊長時間缺乏規律收縮或排空不完全,過於濃縮的膽汁滯留在膽囊內,就可能形成膽泥,進而發展成膽結石。
此外,經常長時間空腹、女性荷爾蒙變化、懷孕、肥胖等因素都可能導致膽汁淤積形成結石。膽結石症狀常被誤認為胃痛,但若在食用高脂食物或大餐後,右上腹出現絞痛或抽痛,且疼痛感往右肩、背部放射,並伴有噁心、嘔吐等症狀,就要留意是否為膽囊炎。
吳柏宣強調,所幸及時處置,否則可能引發更嚴重的併發症,如腹膜炎或敗血症等。
他建議,一旦確診為膽囊炎,應尋求專業醫師施行微創腹腔鏡手術切除膽囊。若長期未處理,除了急慢性發炎外,還可能併發膽囊蓄膿、膽管炎、膽囊破裂、腹膜炎、敗血症,甚至影響胰臟功能或演變成膽囊癌,危及生命安全。
為預防膽結石,醫師建議民眾平時應適度控制飲食,保持運動習慣,有家族史或屬高風險族群者應定期檢查,才能遠離併發症威脅。
這起罕見案例提醒大眾,即使是常見的聚餐活動也可能引發嚴重健康問題,保持警惕並適時就醫檢查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