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多囊腎病治療藥物審查 高雄秀傳幫助病人年省36萬
【今傳媒/記者李祖東報導】
多囊性腎臟病為遺傳性疾病,患者不僅面臨腎臟功能惡化、最終面臨洗腎的風險,治療藥物費用若無健保給付,一年自費金額高達36萬元,對一般家庭而言,是一項沉重負擔。高雄秀傳紀念醫院腎臟科通過首例多囊性腎臟病治療藥物健保給付審查,成功協助患者通過多囊腎治療藥物的健保給付審查,大幅減輕患者經濟壓力。高雄秀傳紀念醫院腎臟科蔣恆斌主任表示,開診三個多月,已累積十多例新診斷多囊性腎臟病病例,這些患者多因家族中已知患病的家人介紹前來就診檢查,進而得知原已罹患此病。
50歲的蘇先生因媽媽罹患多囊腎且長期接受透析,了解到該病具有遺傳性。去年底,蘇先生的二哥因多囊腎與慢性腎臟病至高雄秀傳紀念醫院就診,由於蘇二哥年紀已超過健保給付範圍,蔣恆斌主任建議其親屬接受檢查,因此50歲的蘇先生前來就診,並診斷多囊腎,蔣恆斌主任協助蘇先生申請治療藥物的健保給付資格。蘇先生於年初收到健保審查通過通知,成為該院首例核可案例。
蘇先生說,過去不知道有針對多囊性腎臟病的專屬治療藥物,也未曾想過能獲得健保給付支持。作為一名貨車司機,他的收入無法負擔每年36萬元的高昂藥費,感謝醫院及蔣主任的協助,讓他免於財務壓力與疾病惡化的雙重打擊。
蔣恆斌表示,多囊性腎臟病為體顯性遺傳基因疾病,常見的為第4對或第16對染色體出現異常,導致腎臟出現多個囊泡,多囊腎病人若未適當治療,約50-60歲就需要洗腎,一般民眾大多30歲以後才會因症狀就診發現,其實若有家族史的孩童,建議定期超音波檢查,可及早發現。多數多囊腎病人伴有高血壓,有些會導致頭痛,少數人出現腰痛與泡泡尿。
蔣恆斌主任說明,現行治療藥物可有效延緩患者進入洗腎階段約4至7年,愈早服用愈能延緩洗腎,申請健保給付須經腎臟專科醫師評估並申請事前審查,若不符合健保給付範圍的病友也能考慮自費使用,呼籲民眾一旦家族中有人確診多囊性腎臟病,親屬應盡早安排篩檢,以掌握治療黃金期。
高雄秀傳紀念醫院院長吳明和表示,過去北高雄地區缺乏大型醫療機構,導致許多民眾對遺傳性疾病與相關治療知識了解不足,錯失健保給付申請的最佳時機。未來,醫院將持續加強疾病篩檢與衛教推廣,幫助更多患者及其家庭減輕負擔,提升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