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月經出現1變化」就醫一查竟是子宮內膜癌 – 天天上新聞

她「月經出現1變化」就醫一查竟是子宮內膜癌

image

北部一名50多歲的女教師,因月經週期突然變得不規律,並伴隨異常出血長達一年,最終被診斷出患有子宮內膜癌。這位教師原本並未在意這些症狀,直到在朋友的勸說下才就醫。經過內診和超音波檢查,醫生發現她的子宮內膜異常增生,厚度超過1.5公分。隨後的切片檢查確診為子宮內膜癌。

恩主公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徐靖指出,子宮內膜癌的典型症狀包括不正常陰道出血,特別是在更年期前後的女性。他強調,如果出現停經後再出血、月經週期紊亂並伴隨長期點狀出血、月經週期縮短或經期過長,以及持續性陰道出血超過3個月等情況,應盡早就醫。

徐靖醫師還提到,肥胖、西化的飲食習慣與年齡都是導致子宮內膜癌的危險因素。肥胖患者體內的脂肪細胞會分泌類似雌激素的荷爾蒙,刺激子宮內膜,增加罹癌風險。此外,停經前後的女性本身就是高危險群。

與此同時,另一個引起關注的健康議題是兒童性早熟。營養師高敏敏在社交媒體上發布影片,提醒家長注意這個日益嚴重的問題。她解釋道,性早熟不僅僅是月經提前來的問題,還可能影響孩子的未來發育和健康。

高敏敏指出,兒童性早熟指的是女生8歲、男生9歲以前出現第二性徵。值得注意的是,女生性早熟的比例是男生的5到10倍。性早熟可能導致孩子長不高、身長板提早癒合,未來還可能增加肥胖、糖尿病、高血壓和中風的風險。

為了預防兒童性早熟,高敏敏提出了四點建議:避開炸物、高糖食物、高加工食物以及動物的高油脂部位。她解釋說,這些食物可能影響內分泌,導致肥胖或直接增加性早熟的風險。

除了飲食建議,高敏敏還強調充足的睡眠和規律的運動對於預防性早熟非常重要。她還分享了一些可以延緩性早熟的食物,包括黃豆、發酵乳製品、高纖蔬果、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以及遵循地中海飲食模式。

最後,高敏敏強調,家長應該注意避免孩子過胖,因為脂肪細胞會分泌荷爾蒙加快進入青春期。同時,也要盡量避免環境荷爾蒙的影響,如減少使用一次性餐具和食用微波食品。她還特別提醒,在使用任何保健醫療食品前,一定要諮詢醫生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