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好客系列活動走訪〈笠山農場〉和〈李保埤〉文學場景
![99b0d50f8c0439b62178fc24929c0106](https://taidaily.com/wp-content/uploads/2025/02/99b0d50f8c0439b62178fc24929c0106.jpg)
【記者劉昱彣高雄報導】鍾理和文教基金會2月22日主辦文學好客系列活動走訪〈笠山農場〉和〈李保埤〉文學場景,協辦單位包括美濃愛鄉協進會、美濃八色鳥協會、柚子林合和學堂書店,即日起開始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xBHf2jc5oCWM6r5W9。
作家鍾理和唯一的長篇小說〈笠山農場〉,以美濃尖山一帶為背景,描繪主人公一家在1940年代農場墾殖的興衰過程,作品中提及湧出鐵鏽色水的磨刀河是農場工人休息用餐之處,美濃溪上游磨刀河當地稱為水底坪溪,隔開〈笠山農場〉中的飛山和笠山,磨刀河下設有「李保埤」,並分成上埤和下埤,做為農作灌溉之用,今已沖垮不復見,卻藉由鍾理和小兒子鍾鐵鈞的文字記錄下來。
抵達鍾理和紀念館前須經由磨刀河,河上建有小橋,八八風災毀損後重新建造名為平妹橋;美濃客家文物館附近有座理和橋,也是後人紀念命名之,而美濃湖水雉棲地,就在理和橋附近,用一天的時間感受美濃的生態書寫樣態。
2017年起,美濃退休教師劉孝伸、黃淑玫在美濃湖畔成功復育水雉,用實際行動逐漸號召更多民眾、地方投入生態復育,他們推動母語復育,透過訪問耆老、邀請學校,恢復、發想、創作在地鳥類的客語名,甫出版的《美濃山下之雉牯》以童趣的繪本,呈現了參與式客語鳥名創作的階段性成果。
本活動上午從平妹橋沿著磨刀河畔,走訪〈笠山農場〉和〈李保埤〉的文學場景,講師:美濃愛鄉協會榮譽理事長劉孝伸、作家鍾鐵鈞,走讀地點:鍾理和紀念館暨水底坪周邊;下午繪本學客語鳥名:《美濃山下之雉牯》,自理和橋漫步美濃湖旁,認識水雉棲地的復育成果,講師:美濃八色鳥協會榮譽理事長黃淑玫、美濃湖水雉棲地復育工作站志工邱秀梅。
鍾理和文教基金會2月22日主辦文學好客系列活動走訪〈笠山農場〉和〈李保埤〉文學場景。 (劉昱彣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