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堆疊仇恨 柯總召罷免收割 人民成輸家 – 天天上新聞

行政院堆疊仇恨 柯總召罷免收割 人民成輸家

image

農曆年期間,民進黨把政治戰火當炮竹,到處搧風點火、得意洋洋。開工第一天,中選會即收到20件罷免提議書,19件針對國民黨立委,1件對準新竹市長高虹安。這場由民進黨主導的「大罷免」,綠營側翼來勢洶洶,波及店家、到處嗆聲,連行政院新春團拜也配合演出,喊窮表示「茶點沒了,真的沒了。」持續以總預算案堆疊仇恨。整個執政團隊為了大罷免無所不用其極,不惜撕裂民眾,從中攫取政黨利益。

行政院長卓榮泰在新春團拜上一面微笑一面無奈表示:「茶點沒了,真的沒了。」延續年前以沒有預算為由,砍掉翻譯老師的服務,再度悲情演出博取社會同情,終極目的就是希望民眾將不滿指向在野黨。相較於卓榮泰的哀兵角色,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則顯得志得意滿,對於年節期間的斬獲,高調表示這個會期將是「罷免會期」,罷免案一定會大成功,等到9月1日罷免投票結束,立法院長、副院長都會順勢換人。

堂堂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對於立院空耗、虛擲人民納稅錢竟然大言不慚,而且擺明就是要拿罷免當政治鬥爭的工具。罷免權乃民主機制下賦予民眾的權利,如今執政黨用起來已經豪不遮掩。柯建銘過去在國會強勢甚至番癲的作為,雖屢遭批評,但他卻毫不動搖,因為他明白,仇恨值越高,選民的動員力就越強。而這波罷免案的背後,正是以覆議、釋憲等政治手段來刺激支持者情緒,進一步強化陣營對立。

過去民進黨一黨獨大,立法院淪為行政院立法局,連總預算審查幾乎都只是過場,各項立法修法無不全力配合政府運作。如今情勢丕變,民進黨失去立法院多數席次,行政院長卓榮泰政策推不動,只能緊跟民進黨團的節奏,連覆議案也「配合演出」,短短八個月內,卓榮泰已3次提起覆議案,不禁讓人想問,行政院的工作到底是施政治國,還是在配合政黨鬥爭?讓行政院成了民進黨團附庸。

賴政府上任以來,民進黨面對失利的策略,不是檢討施政,而是不斷強化對立,透過各種手段來削弱國會的影響力。如今罷免案成為政治攻防的延長賽,這樣的政治操作,長期來看,真正的代價是台灣社會的撕裂。當執政黨的核心工作不是推動政策,而是利用各種杯葛、對抗來捍衛所謂的自身價值,無法遵循民主表決機制,以刺激社會仇恨、號召同路人為其對抗在野陣營,台灣民主機制將成民粹治國。

 

此一仇恨氛圍在柯總召等綠營鼓動下,全面滲透到各個層面。藝人大S徐熙媛在日本猝逝,親綠電商冷血發文「希望她投胎到中國。」在引發撻伐下才剛剛道歉刪文,總統府前發言人丁允恭竟然接力,以粗鄙不堪的言論,不平地表示「死者為大?我也可以一樣嗎?我是不是該去死一死?死了大家就開始同情我了?」究竟是什麼樣的政治環境,讓人可以為了政治如此泯滅人性?

政治競爭本是民主社會的常態,當權力的爭奪凌駕於治理之上,當社會對立被刻意放大以動員選票,這樣的民主還值得驕傲嗎?這場由民進黨立院黨團主導的罷免,讓行政院甘願配合演出,並不計無能形象再提覆議,把民主政治當製造仇恨的工具。一個操縱人民怒目相向的執政黨,縱然有再大的理想,都不值得繼續把權力繼續交到他們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