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emon跳脫老屋咖啡廳的設計框架,即便建築物本身的確有著豐富歷史,風格既摩登又典雅。(圖/ Koemon提供
【警政時報 薛秀蓮 /台北報導】
被 稱為「apôtre de la cuisine décorative」(裝飾料理使徒)的大師Jules Gouffé,在1873年他發表的糕點食譜書 《Le livre de pâtisserie》(糕點之書)中指出, 糕點製作是一門講求精確的科學:「簡言之, 成為好糕點師的訣竅可以用仔細觀測時間來概括: 要靠鐘錶而不是靠天份 。」而這對於Koemon咖啡廳主理人的Caim來說, 是邁向甜點路上的一大準則。
畢業於哲學系的Caim,從小因母親對於用餐儀式的重視, 潛移默化影響了他對於料理的見解,「食物除了果腹功能, 更應該帶來一點什麼」Caim說道,就如同哲學的思辯過程一般, 是一場理性與感性的拉鋸戰。 而Caim因此選擇前往澳洲打工度假,與甜點和咖啡相遇。
在澳洲的生活經驗,更讓Caim有了脫胎換骨的洗鍊, 同時熱愛咖啡與甜點的他回到故鄉, 希望開立一間咖啡與甜點都同樣厲害的店面, 店名從Coffee當中取Co的音, 就像甜點的代表食材Chocolate中取出Co的音, 再結合自己喜歡的日文字『衛門Emon』,拼湊成『 Koemon』
踏進Koeman那一刻開始,觸目所及多為圓潤的線條,強調的是日式中圓潤的經典語彙 。(圖/ Koemon提供)
Koemon跳脫老屋咖啡廳的設計框架, 即便建築物本身的確有著豐富歷史,四層樓的土黃色洗石子外觀, 配上白色窗突點綴,水泥色外牆,風格摩登典雅, 這幢建築是出自台灣女建築師—王秀蓮之手,溫潤的圓弧及窗突, 與背後的藍天和庭院中的紅磚綠植, 建構起了王秀蓮女士對於故鄉的溫言婉語,而Caim出現, 更以甜點與咖啡將此柔情蜜意繼續傳頌下去。
而後台製作區採用不鏽鋼製作,但也透過保留部分地磚、 牆面初始的設計元素,至於桌椅的配置, 除了有宛如招待親友的板前特別席座位,從門口、牆邊、 矮牆區到吧台,都提供不同形式的座位,不僅可對應人數需求, 設計師更期待透過位子的高低落差,讓客人擁有不同的風景視線。
擅長蛋糕、甜點的Caim,自澳洲學成回國, 骨子裡身為東方人的他,愛喝咖啡當然也愛喝茶, 更不能忽略了茶對於台灣人的影響力。
馬卡龍
Koeman最招牌的「茶味」馬卡龍,正是Caim的代表作, 店內法式馬卡龍最經典熱門的口味,自然也與茶主題相關,如: 茉莉青檸、紅玉富士、東方美人洛神、百香鳳梨、花生乳、 咖啡芝麻等,嘗試著將法式馬卡龍的蛋白霜內, 帶入一點台灣本土的茶香。
檸檬塔二號
法式甜點雖會不定期更換, 不過最受歡迎的品項仍是檸檬塔二號與烏龍焙茶。 Koeman檸檬塔二號,展現地不僅僅有檸香、微酸, 更重要的是還帶了一點果皮苦甘。
烏龍焙茶
烏龍焙茶以充滿烏龍茶風味的費南雪作為蛋糕體, 以及柔軟滑順的烏龍慕斯包覆著焙茶甘納許, 兩種不同風味的茶香層層堆疊,彼此都是主角卻又不搶戲。
茶咖啡拿鐵
茶咖啡拿鐵,正是Koeman很經典的結合招牌,Caim說道: 「由於台灣人多數人不怎麼喝得習慣咖啡味濃厚的飲品, 我們嘗試了許多茶不同比例與咖啡萃取, 這樣的拿鐵保有咖啡香氣卻不會過濃烈,且略帶茶香氣。」
服務每一位前來的客人,讓他們能屏除掉外在的喧囂, 沉浸在咖啡香氣,愜意地品嚐甜點,享受輕鬆自在的氛圍, 敲響Koeman大門,找回咖啡廳存在地純粹。 為了滿足顧客的期待,Koeman也將馬卡龍提供宅配, 讓每一位來過的人都能透過很便利的方式再次回味。
服務每一位前來的客人,讓他們沉浸在咖啡香氣,愜意地品嚐甜點,享受輕鬆自在的氛圍。。(圖/ Koemon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