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台會】一個記者改變了一個民族的命運
暑假結束,也不是周末假期,位於貴州與廣西交界的荔波縣拉片村的瑤山古寨,穿著白褲的瑤族表演者與數百名遊客共舞同歡。誰能想到1980年代時,這些住在深山裡的少數民族還過著「刀耕火種」的游獵生活。一位記者改變了這個少數民族的命運,讓他們脫離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千年宿命。
1981年2月22日,新華社記者楊錫玲在內參中寫到,「瑤山人民至今仍過著貧窮落後的生活」,時任中共總書記胡耀邦看到後立即批示,「要派大員用心去研究,切實幫助那裡的人民在二、三年內翻過身來。」
1985年,時任貴州省委書記胡錦濤親自帶著工作組到瑤山調研;1988年,瑤山啟動大陸首次脫貧移民,當年就從深山、山洞遷出100戶,2003年遷出33戶,2010年遷出150戶 ,2014年第四次遷移,把深山裡的443戶1767年全部遷出,陸續在荔波縣安置。
2020年,瑤山古寨被評為大陸國家4A級旅遊景區,當地瑤族有了穩定的工作機會,外出打工的年輕人開始回流,古寨出現新生。2020年3月,瑤族人口超過9成的荔波縣正式從「貧困縣」除名。
瑤山古寨所在的拉片村之所以能夠脫貧,除了政府的財政補助外,主要還是利用國家景區的優勢採取「公司+村合作社+農戶」的營運模式,由貴州老荔波文化旅遊投資集團投資建設,村合作社入股634萬元人民幣(下同)參與公司管理;光是2020年當年 ,這個項目利益就讓317戶貧困戶的1176人受益,每人每年分紅1400元。
瑤山古寨景區距離大陸5A級景區「小七孔」只有7公里,讓旅客體驗少數民族生活方式的營運策略,使其成為網紅打卡景點。
在瑤山古寨景區裡,員工優先錄取當地瑤民,擔任迎賓、表演、餐飲、接待、文創等工作,甚至只要穿著傳統服裝坐著發呆,讓人寫生、攝影,就能有收入。
景區接待人員形容這是瑤山古寨的「五變」,即村落變景區、技藝變技能、民房變客房、群眾變演員、產品變商品。
被稱作「瑤山陀螺王」、多次獲得全大陸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陀螺比賽冠軍的拉片村民謝友明,因為參加比賽而結識台灣同好「林老師」,當看到隨團採訪的台灣記者時,謝友明顯得特別親切。
謝友明表示,他的家族遷到拉片村前,經常吃不飽,遷移後,為了討生活,年輕人又必須離鄉背井到外地打工;現在,家鄉因為旅遊而發展起來,年輕人有了工作,也開始回到家鄉,下一代念小學就在村裡上學,初中可以通勤或住校;只要想念書,政府全額補貼學費,讓族人有了翻身的機會。
謝友明表示,族人想保留傳統的文化,又想過上現代化生活,透過文化與旅遊的結合,傳統和現代就能更好地結合,而這就是他和族人想過的生活方式。
梅花新聞網原始網址:【黔台會】一個記者改變了一個民族的命運
原始新聞來源 【黔台會】一個記者改變了一個民族的命運 臺灣郵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