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揚研究傑出的科技人才 潘文淵文教基金會頒發四大獎項 – 天天上新聞

表揚研究傑出的科技人才 潘文淵文教基金會頒發四大獎項

 

▲2023潘文淵聯合頒獎典禮,潘文淵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史欽泰(前排左4)和貴賓們合影。(圖/潘文淵文教基金會提供)

 

【勁報記者羅蔚舟/新竹報導】
表揚與獎勵國內外電子、資訊、通訊等傑出華裔科技研究與產業應用人士不遺餘力的潘文淵文教基金會,7月25日在工研院舉辦聯合頒獎典禮,頒發「研究傑出獎」、「考察研究獎」、「胡定華年輕研究創新獎」及「物聯網創新應用獎」四大獎項。基金會每年頒發各項獎項,成立27年來,受獎人數已超過1,300位,肯定獲獎人在科技領域的努力及展現優異成果。

 

▲2023潘文淵文教基金會四大獎項獲獎名單。(圖/潘文淵文教基金會提供)

 

潘文淵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史欽泰表示,近年來半導體產業蓬勃發展並受到全球重視,而台灣在半導體領域扮演舉足輕重角色,要感謝重要的推手潘文淵博士,四十多年前以一位海外學人身分,洞悉台灣產業發展的潛力,規劃建立台灣積體電路工業,促成工研院衍生成立聯電、台積電及世界先進等公司,促進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快速發展,帶動資通訊產業成長,以及培育年輕科技人才等貢獻。

 

獲頒此次「研究傑出獎」的3位獲獎者,包含:陽明交通大學講座教授曾新穆,長期專注於「人工智慧及巨量資料探勘」領域及智慧醫療與環境監測等跨領域應用之研究,帶領研究團隊發展一系列創新之巨量資料探勘及機器學習技術,此技術方法為首創並具最佳之效能;中山大學西灣講座教授洪子聖,研究專長在無線系統射頻前端、系統級封裝與雷達感測器等領域,研究成果享譽國際,為國際上系統級封裝(System-in-Package, SiP)之電性研究先驅;中央大學講座教授孫慶成,研究領域以體積全像光學、LED固態照明光學與光學系統設計與驗證為主,是美國光學學會、國際光學工程學會雙會士,為台灣很優秀的光學專家。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教授陳冠宇(右)獲頒「考察研究獎」,並與潘文淵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史欽泰(中)合影。(圖/潘文淵文教基金會提供)

 

「考察研究獎助金」奬項得獎者共有4位,包括:臺灣大學副教授李俊興致力於太赫(Terahertz, THz)科學與技術;清華大學助理教授郭柏志專精於人工智慧與智慧醫療;陽明交通大學教授陳冠宇致力於智慧和數位醫療應用;中山大學助理教授黃冠榮主要專長為統計理論建模及解析計算、數值分析演算法開發、中子實驗量測及理論發展、材料分子動力模擬分析。他們將於今年底前運用獎助金赴國外知名學術或研究機構從事短期研究。

 

▲已成先進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暨董事長邱聖民(左1)、電豹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蘇芃翰(右1)獲頒「胡定華年輕研究創新獎」,並與潘文淵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史欽泰(左2)合影。(圖/潘文淵文教基金會提供)

 

今年榮獲「胡定華年輕研究創新獎」的2位年輕創業家,包含:電豹創辦人蘇芃翰,帶領電豹公司迅速成長成為一間兼具應用開發、數據管理及智慧型廣告平台的新創品牌,專注於大數據的應用服務,目前每月分析超過 35 億筆以上的使用者行為資料;已成先進材料公司創辦人暨董事長邱聖民,引領團隊以「粉末冶金技術」為核心,陸續開發完成轉子零件表面快速增生技術等,並協助公司取得多項專利。在超硬合金管方面,是國內唯一將超硬合金管生產設備與材料專利化、自主化,並於關鍵製程產生節能效益的團隊。

 

▲研華科技林之寅協理(左1)、國立清華大學特聘教授黃能富(右2)獲頒「物聯網創新應用獎」,並與潘文淵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史欽泰(左2)合影。​(圖/潘文淵文教基金會提供)

 

潘文淵文教基金會之「物聯網創新應用獎」由研華文教基金會贊助而設立,此獎項係為獎勵國內物聯網應用相關領域在研發創新或新創事業有傑出績效之個人或小型團隊,期望加速我國物聯網相關產業之發展。今年由清華大學特聘教授黃能富獲獎,黃教授的研究專注於人工智慧(AI)農業數位分身(Digital Twins)技術與應用、AIoT人工智慧物聯網技術與應用、智慧農業影像辨識與數據分析平臺、農業區塊鏈溯源服務與碳權交易平台之開發、人工智慧數位學習大數據分析及網路安全等。長年來積極將 AIoT 研究成果落實於產業應用,幫助農民與農企解決問題,改善農作物生產值等,成果豐碩,對智慧農業有重要貢獻。

 

▲這次得獎者於「文淵論壇」中與談「後疫情時代的新常態」。​(圖/潘文淵文教基金會提供)

 

潘文淵文教基金會表示,此次頒獎典禮中特別邀請墨雨互動設計公司吳哲宇執行長以「工程與生成式藝術的演繹:運用自然、物理和數學創造有生命的互動藝術」進行專題演講,分享過去歷程故事與介紹備受熱切討論的互動生成式藝術;同時邀請數位時代王志仁總編輯主持「文淵論壇」,和這屆研究傑出獎、考察研究獎、胡定華年輕研究創新獎及物聯網創新應用獎得獎人與談「後疫情時代的新常態」,共同探討後疫情時代的發展趨勢與展望。基金會將持續致力推動科技人才之培育及產業發展,期望鼓勵更多人秉持創新精神和熱忱實踐理想,開創並帶動台灣新興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