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世界級》二戰日本神秘特攻部隊遺構遭破壞 文史界盼能賦予文化資產身分
【調查組/高屏連線報導】隨著二戰軍史資料的解密,鮮為人知的軍事秘境逐漸曝光。南臺灣的高雄及屏東地區在二戰時期是極具戰略價值的南進基地與重要防線,戰爭後期日軍為了防備美軍登陸,而在全臺執行「築城計畫」、「全島要塞化」之戰略,高屏一帶的海岸與河川即為當時日軍想定美軍最有可能登陸的地區,根據反登陸的想定而設置碉堡、防空洞等軍事設施;近日,本報接獲民眾投訴,在屏東縣獅子鄉附近的一處荒煙漫草中,有一條神祕地道的延伸段貫穿省道臺1線,可直通岸際沙灘。但坑道的東南面出入口,疑似遭人為破壞,已出現明顯損毀、崩塌情況。
文史團體知情後也到場了解,擔心遺構遭近日豪雨損壞。當地居民也期盼政府單位能重視及保護二戰資產。居民表示,在產業道路旁有一個深約2公尺,直徑約100公分的坑洞,疑似係遭人砍樹挖除後造成的水土保持破壞。從洞中目視可見原日軍坑道頂部的RC結構建材已外露,由於近日豪雨,土方不斷沖刷落入坑道,已造成坑道掩埋。文史團體表示,位於茉莉灣的這座坑道雖不起眼,但它卻是臺灣罕見的二戰日本陸軍神秘特攻部隊「海上挺進戰隊」遺構之一,歷經78年依舊保存完整。該地道為日軍「人員交通壕」,長約80公尺,高度、寬度約1米5,洞壁與地面由石材人工砌成,頂蓋為RC結構。如今消息曝光,文史界議論紛紛期待政府機關重視,針對有保留價值者,未來能賦予文化資產身分,整理遺構後,能透過軍事地景來推廣當地的軍事文化觀光。
▲坑道的東南面出入口(圖右亮光處),疑似遭人為破壞,已出現明顯損毀、崩塌情況。(圖/讀者提供)
據了解,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日本軍隊在各地的戰場節節敗退。當時戰局吃緊,1944年日軍「捷二號作戰計畫」,推演想定美軍登陸屏東後的因應方案,包括「水際擊滅」、「核心陣地」、「殲敵灘頭」、「反登陸戰」與「複郭陣地」等。日本海軍與陸軍均建置多種負責自殺攻擊作戰任務的「特別攻擊隊」,準備為國犧牲。當時日軍開發出來的小型特攻艇有數款,日本海軍配備使用「震洋艇」進行特攻作戰的「震洋隊」;而日本陸軍方面,採用的則是配備㋹艇(マルレ艇、四式肉薄攻撃艇)進行特攻作戰的「陸軍海上挺進戰隊」。由於澎湖縣政府積極推廣軍事文化觀光,現今許多人都熟知位於澎湖望安的其中一處海軍「震洋隊」基地,但其實日本陸軍在臺灣也有配屬數量更多的特攻艇隊。
對此,前臺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長、現任嘉南藥理大學觀光事業管理系助理教授陳信安表示,二戰期間,日本陸軍海上挺進戰隊在臺灣待命出擊的基地總共有12處,由南至北分別位於:1.高雄州潮州郡枋山庄蕃地獅子頭(茉莉灣)、2.高雄州潮州郡外獅頭社七里溪、3.高雄州高雄市西子灣、4.高雄州高雄市凹子底、5.高雄州鳳山郡大樹庄統領坑(未完成)、6.高雄州岡山郡湖內庄崎漏、7.臺南州仁德庄大甲、8.臺南州大內庄蒙正(未完成)、9.臺南州東石郡朴子街港墘、10.新竹州竹東郡橫山庄沙坑、11.新竹州竹東郡北埔庄大湖、12.臺北州七星郡汐止街。目前臺灣日本陸軍海上挺身戰隊各基地的舊址,可能還有不少尚未出土的舟艇壕、人員交通壕及營舍遺構,而本次疑遭人為破壞的坑道口,就是日本陸軍海上挺進戰隊在屏東獅子頭的重要基地。希望未來能在政府機關的重視下,進行調查和研究。
二戰末期,日軍在臺灣防守部署的「陸軍船舶特攻艇部隊」是第十方面軍直轄的海上挺身戰隊,曾經部署8個海上挺進戰隊(海上挺進第5、第8、第20、第21、第22、第23、第24、第25戰隊)、1個海上挺進基地隊本部(第4海上挺進基地隊本部)、6個海上挺進基地大隊(臨時海上挺進基地第20大隊,海上挺進基地第21、第22、第23、第24、第25大隊)。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於昭和19年(1944年)編成「第十方面軍」,統轄沖繩、臺灣、澎湖的防衛任務。後期擴編為第十方軍的臺灣軍,防衛戰略為持久戰,將重兵部署於臺灣西南海岸,以高雄、屏東為重心。當時日本陸軍海上挺進第21戰隊在南臺灣的基地,位於現今屏東縣獅子鄉獅子頭溪出海口屏鵝公路的東邊,當地人稱為茉莉灣。1944年12月底至1945年5月初派駐在此的是陸軍海上挺進第21戰隊及第21基地大隊。這支日軍部隊的任務是從東南方往西北方執行特攻任務,突襲美軍在枋寮海面登陸的水陸兩用戰車及船艦。
茉莉灣的日本陸軍自殺艇基地雖經學者陳信安在105年10月與106年3月田調發現,但首次見諸報章,則是在106年7月,當時屏東縣文化處吳錦發處長表示被託夢,指示他到枋山鄉屏鵝公路探勘二戰遺址,吳處長在枋山鄉茉莉灣一帶尋找後,竟在平安宮附近找到遺址。除了高雄壽山洞以外,茉莉灣應該是全臺目前保留最完整的「日本陸軍海上挺進戰隊基地」之一。地方已流傳不少日軍的故事,但更正確完整的歷史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南部地區二戰日軍遺構
【屏東地區】
- 日本陸軍第50師團司令部(萬巒萬金聖母聖殿)
- 日本海軍航空隊東港飛行場(水上飛機基地)
- 日本陸軍潮州飛行場防爆通信指揮所
- 馬仕部落坑道
- 鯉魚山人員坑道、馬特洛塔、機槍堡
- 加祿堂砲穹窖與坑道
- 日本陸軍佳冬飛行場
- 枋寮石頭營戰鬥司令所/春日鄉165高地、觀測所、砲穹窖、人員坑道、地下蓄水池、機槍堡
- 關山日軍地下指揮中心
- 龜山砲穹窖與坑道
- 大圓山砲穹窖與坑道
- 馬鞍山砲穹窖與坑道
- 力里山(leklek)大社小社坑道
- 力里山(leklek)特攻基地(日軍高砂義勇軍基地)
- 七里溪二戰日本陸軍海上挺進戰隊第22戰隊及第22基地大隊基地
- 車城二戰日本海軍震洋特攻隊基地、格納壕
- 麟洛戰俘營遺址
- 枋山獅子頭(茉莉灣) 日本陸軍海上挺進第21戰隊及第21基地大隊基地遺構、格納壕、人員交通壕
- 枋山瞭望台
【高雄地區】
- 高雄左營舊城日本海軍震洋特攻隊基地
- 高雄警備府(原日本海軍高雄警備府)
- 原高雄要塞司令部
- 日軍壽山毒蛇試驗所坑道
- 壽山小白宮(張學良故居)
- 半屏山地下水庫及六燃基地洞窟工廠
- 半屏山北砲臺觀測所、砲穹窖與坑道
- 高雄林園清水巖砲穹窖與坑道
- 大小崗山砲穹窖與坑道
- 柴山震洋隊格納豪
- 柴山水射堡基地(萬象館)
- 壽山四口爐灶
- 鼓山洞
- 壽山洞(日本陸軍海上挺進第23戰隊曾以該洞為舟艇壕)
- 鼓山路地下坑道鳳山日軍海軍無線電通信所(國民政府時期沿用為管訓隊)
- 旗津旗后山砲穹窖與坑道
- 小崗山日軍地下大型坑道(日本海軍第61航空廠所屬的隧道式爆彈航空魚雷庫)
- 柴山日軍蛟龍潛艇基地(甲標的丙式)
- 柴山日軍西北砲穹窖與坑道遺址(少男峰)
- 鼓山內惟坑道(日軍玉碎計畫)
- 左營大龜山地下坑道
- 林園鳳桂尖砲穹窖與坑道(前國軍兩棲蛙人特戰基地)
- 仁武鳳梨山戰時坑道
- 旗山二戰日軍地下指揮所
- 彌陀馬特洛塔群
- 彌陀漯底山要塞
- 旗津區東沙群島二戰日軍基地(原日治時期高雄州新南群島)
▲坑道上方已出現明顯損毀,RC結構已外露,土方崩塌情況嚴重。(圖/讀者提供)
▲坑道出入口旁疑似遭人為破壞,已出現明顯損毀。(圖/讀者提供)
▲坑道出入口旁疑似遭人為破壞,已出現明顯損毀,深約2公尺,直徑約100公分。(圖/讀者提供)
▲人員交通壕坑道東面出入口。(圖/讀者提供)
▲如今消息曝光,文史界議論紛紛期待政府機關重視,針對有保留價值者,未來能賦予文化資產身分,整理遺構後,能透過軍事地景來推廣當地的軍事文化觀光。(圖/讀者提供)
▲人員交通豪坑道內部,有一處頂部已破洞,據了解該破洞為二戰時期遭美軍轟炸造成。(圖/讀者提供)
▲該地道為日軍「人員交通壕」,長約80公尺,高度、寬度約1米5,洞壁與地面由石材人工砌成,頂蓋為RC結構。(圖/讀者提供)
這篇文章 獨家/《世界級》二戰日本神秘特攻部隊遺構遭破壞 文史界盼能賦予文化資產身分 最早出現於 很角色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