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現打狗港歷史場域,雄鎮北門修復重啟
【記者李祖東/高雄報導】為響應今年台灣文博會及台灣設計展兩大文化盛會來到高雄,高雄市政府舉辦「台灣設計設計台灣」活動,今日再以設計角度打開市定古蹟雄鎮北門。為呼應雄鎮北門唯一經歷的一場戰役-乙未之役,文化局復刻已佚失的阿姆斯壯大礮安裝於礮座處,兵房內部則以雄鎮北門曾經歷的乙未戰爭及台灣民主國為場域歷史主題策劃展覽,戶外南北兵房上方更邀請高雄在地藝術工作者-圖龍,於南北兵房上方創作兩幅巨型3D錯視圖,營造敵軍即將壓境的戰事氛圍,歡迎民眾來此與作品互動拍照,於趣味互動過程中了解乙未之役時打狗港形勢及台灣民主國歷史。
高雄市長陳其邁表示,搭配臺灣文博會,高雄市政府以六處歷史場域呼應近90年前的高雄港勢展覽會,其中雄鎮北門修復重啟將為高雄再增加一處亮點,再加上近期在愛河灣現身的台灣原創IP夥伴,夏日的高雄展現不一樣的活力,歡迎大家來高雄感受城市魅力。
積極協調剝除各時代增建物 復原古蹟原有空間風貌
高雄市副市長史哲表示雄鎮北門自清代、日治至戰後,因歷經不同權管單位使用,古蹟坐落土地產權複雜,因此自1985年指定為三級古蹟以來,遲未能啟動古蹟本體修復。因此,2013年副市長史哲擔任文化局長期間,指示文化局應以廓清古蹟輪廓為目標,努力溝通協調因產權及管理權分屬眾多單位的狀況,陸續拆除古蹟周邊與景觀不相融之建物。
2015年港務公司拆除蓮海路5號、6號職務宿舍及依附於古蹟本體之違建;2016年文化局提出再造歷史現場-興濱計畫獲文化部經費支持,終於等到古蹟修復工程啟動的契機,2017年發包修復規劃設計,並於2018年拆除蓮海路8號及蓮海路5-1號,乃奠定了雄鎮北門原有空間風貌復原的基礎。
考據礮臺古蹟風貌與工法特色 修復兼顧歷史空間氛圍及實用性
19世紀因應打狗開港通商,一改傳統的防衛觀念,開始仿照西洋在扼要之處築礮臺防禦,於是臺灣開始出現近代的礮臺。1874年(清同治13年)牡丹社事件後,打狗三礮臺(旗後、哨船頭、大坪嶼)陸續建置並互成犄角,結合成為一組防禦線,扼高雄港之進出。其中雄鎮北門即「哨船頭礮台」,1875年肇建迄今一百四十餘年,歷經1895年乙未戰役、日治時期打狗港疏濬業務辦公室、鐵道俱樂部、戰後海軍陸戰隊十三哨營等不同用途,改變了外觀及格局,1985年指定為市定古蹟。
文化局長王文翠表示,雄鎮北門形制雖小,但其構造精神在於「因地制宜」的施工技術與「就地取材」。因此修復工程為呈現雄鎮北門係利用珊瑚礁小丘作為天然屏障的特質,針對挖掘出的不規則硓?石步道及營牆遺跡,使其自然裸露,不刻意加工雕飾。此外,為重現清代兵房的空間氛圍,更復原構成南北兵房重要結構的「密勒樑」及「三合土頂版構造」,在慢工細活的打磨下,雄鎮北門修復工程,也於2021年獲城市工程品質金質獎肯定。
文博遶境軍事遊程攻略 一次領略打狗港險要地位
為呼應「台灣設計設計台灣」活動,雄鎮北門修復重啟之際也同時於園區南北兵房展出「風雲變色打狗港-1895年乙未戰役」主題展覽,更在戶外規劃大型3D錯視圖、複刻版阿姆斯壯六吋大礮,讓民眾可在趣味中瞭解此礮台自設置後唯一經歷的戰爭情境。有關展覽訊息及文博遶境相關遊程最新資訊,歡迎至2022 臺灣文博會X台灣設計展在高雄官網(https://twdesign.tw/)查詢,或上「打狗英國領事館文化園區」粉絲專頁(https://zh-tw.facebook.com/TheBritishConsulate/) 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