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指路」 張竣瑜打造民風七股 貨櫃鄉村風 – 天天上新聞

「仙人指路」 張竣瑜打造民風七股 貨櫃鄉村風

圖文:「仙人指路」勾勒出現代年輕人生活的燈塔。(記者陳宥森\攝)

(民時新聞社/陳宥森臺南報導)民風平俗的七股十份村、地理位置背田面海、夏季屬於熱帶海風型氣候、冬季則東北季風型態的村莊、挺立於臺灣極西點、也是臺南最西側的沿海地帶、是一塊尚未開發處女地、有著豐富的觀光旅遊資源等著廉能的政府、規劃開採帶動發展地方觀光產業、今後將會成為臺南最耀眼的觀光產業寶石。圖文:「張峻瑜」利用竹筒茅草及廢棄的木棧板、搭建起一座竹葉棧板涼亭。(記者陳宥森\攝)

張竣瑜82年次『仙人指路』貨櫃咖啡屋創辦人、已婚育有一女、前身是茶葉廠的員工、因喜歡喝茶在工作期間、浸潤出品茶的興趣、為了研發出不同口味的異國風味、自購工廠的茶葉回家專研、在一次靈感中把茶葉放到炒鍋內炒烈一翻、最終放入茶壺沖泡、在偶然這次研發中、成功做出煎茶口味的茶品、讓每個挑剔客的味蕾、一口定終生打出了名號。圖文;「張峻瑜」把老屋拆下來的古紗玻璃窗、重新上漆再利用兩扇古窗合併成A字型、擺放路旁寫上了『營業中』、當起活用招牌。(記者陳宥森\攝)

張峻瑜受訪表示:『仙人指路』這家海角貨櫃咖啡屋、創立於今年2/8日在還沒創立之前、夫妻小倆口為了圓夢自己的品牌有個實體店面、不辭每天工作勞累、利用六日休息時間、一清早就起來準備一整車飲茶材料、開著小休旅車來到5公里外的三股海鮮街、商借親戚幾坪大的停車場地擺臨時攤、就這樣擺了7個月的時間、臺灣各地來的觀光客也漸漸喝習慣了張峻瑜調製的茶品、每次來都得買上一杯才 過癮、為了能讓客人能有個放鬆心情的環境品茶、這時小倆口也悄悄的在內心規畫進行『仙人指路』貨櫃咖啡的藍圖。圖文:夫妻小倆口為回饋村民、打出每杯折5元。(記者陳宥森\攝)

自小就於七股十份村長大的張峻瑜、看著同村鄰居一家汽車保養場、從一間6坪大小豬舍改裝成修車場、一人員工做到現今300坪廠房、近十名員工、客戶遍及臺、澎、金、馬更啟發張峻瑜內心澎湃洶湧的意志、別人能自己也一定能成功、雖然成功不是偶然高樓也非一夜竄起、只要秉持著一股熱誠為人服務、堅持品質把關、就能為地方創造生機帶來繁榮與建設。

圖文:「仙人指路」海角貨櫃咖啡屋、每個腳落都是張峻瑜、用心的點滴。(記者陳宥森\攝)

張峻瑜為了圓夢創作實體店面、跟家人研商利用七股十份村老家前十幾坪的空餘庭院、購了一只20尺的貨櫃加以裝修擺設於此地、因張峻瑜從小在農村長大喜歡農村純樸風格的農具竹建築、於是自己動手做DIY準備好竹筒茅草及廢棄的木棧板、搭建起一座竹葉棧板涼亭、非常濃厚的古農村生活縮影、就在此重現新生命。

圖文:「仙人指路」創作人張峻瑜接受:記者採訪。(記者陳宥森\攝)

自小惜福愛物的他、把老屋拆下來的古紗玻璃窗、重新上漆再利用兩扇古窗合併成A字型、擺放路旁寫上了『營業中』、當起活用招牌、在創作『仙人指路』咖啡館中、全家動起來注入親情的扶持與鼓勵、用心才能打造出小貨櫃精緻農村生活場景、讓全省各地來朝聖的旅人、都能看見早期農村生活的影子言贊不虛此行。

圖文:每遇假日就會湧現從臺灣各地來的重機團員、延著64藍色公路來朝聖體驗「仙人指路」鄉村海角貨櫃咖啡屋。(記者陳宥森\攝)

臺灣時尚朝代走向服務業、是新一代年輕人的指標、年輕人點子多必然延伸出來的新興行業也就多、創業當下有幾個還能憶起最初陪你成長、每天踩在腳底下生活的這片故鄉泥土、是否也跟著你一起成長、非得等到還老才憶起故鄉泥土的濃厚清香、想必都已來不及彌補這片土地、給予的養育之恩、當你老了、地也老了、荒了。

臺灣有句諺語「吃果實拜樹頭」、「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故鄉土如同生你的親父母、能在自己父母親懷裡創業的年輕人、是如此的幸福、不僅把一生所學的一技貢獻給母鄉、帶來繁榮與建設、同時也標立了好榜樣、讓故鄉的年輕人回流、人親土親價更親、期望更多的年輕人根留本、共創美好的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