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音波儀器定位針灸 改善周邊神經病變問題 – 天天上新聞

超音波儀器定位針灸 改善周邊神經病變問題

〔記者呂昭德/嘉義市報導〕41歲的邱小姐,兩年前因車禍撞擊,雖無明顯骨折或是椎間盤突出等結構性傷害,卻持續出現頸肩部疼痛、右側肢體肌肉無力和雙側手指尖麻木等症狀,有時甚至出現不明原因的歪頭及發呆現象,邱小姐曾到骨科、復健科到神經內科就診,最後甚至被轉診至精神科,仍是無法有效改善,讓邱小姐困擾不已,直至臺中榮總嘉義分院市區門診傳統醫學科就醫,唐佑任醫師透過針灸,搭配超音波定位正中神經的針灸去沾黏電刺激針灸,讓邱小姐的肩頸部症狀和手指尖麻感逐漸緩解,療效穩定之後,再轉診至復健科持續復健治療,最後恢復知覺,不再有歪頭現象,至此脫離神經病變的惡夢,恢復正常生活。

該院傳統醫學科唐佑任醫師說明,周邊神經病變常因外傷、持續重壓、手術拉扯導致、先天基因、免疫系統攻擊、洗腎或是長期血糖控制不佳後,出現運動功能損傷、感覺功能損傷、自律神經失調或合併上述損傷之狀況。運動功能損傷包含肌肉無力、萎縮等情形;感覺功能損傷則可能出現麻木(感覺的強度下降,或是需要較大的刺激才有感覺)、感覺異常(沒有正確的感覺,例如痛覺、冷熱無法辨知)、麻痺(感覺完全喪失)、過度敏感(有疼痛感或是灼熱感)等。而常見的周邊神經病變有六個位置及不同症狀:

一、臂神經叢神經病變:患者之患側肩膀、上肢及手部的運動功能,明顯的會較健側來的差。

二、正中神經病變:出現大拇指無法對掌,常見於腕隧道症候群。

三、橈神經病變:出現手腕無法上翹。

四、尺神經病變:出現無名指、小指無法伸直的情形。

五、腓神經病變:患肢的足部下垂,並轉向內側,小腿外側下2/3和足背外側一半的感覺減弱或消失。

六、坐骨神經痛:出現下背部痠痛與腰部有僵直感,疼痛會往下牽引至腰、臀、大腿後側、小腿外後側、足背等,沿坐骨神經分布區域會出現壓痛。

唐醫師建議有上述問題的病人,應盡快就醫,經醫師詳細病史詢問、儀器檢查(神經傳導、肌電圖和影像等)並找出真正病因後,給予最適宜的治療,包括針灸推拿、內服消炎止痛藥、復健治療、局部藥物注射和疼痛阻斷治療等,唯有如此,才能縮短恢復時程,提升生活品質。

唐醫師表示針對週遭神經病變的傳統的治療方式,包括手術減壓修補、西醫復健和神經營養藥物的應用,如大劑量維生素B群、類固醇;或改善局部血液循環的藥物,是目前最常見的治療方式。

為使病人得到最好的醫療,目前臺中榮總嘉義分院針對周邊神經病變有全新的介入方式,第一是使用針灸針和超音波儀器準確定位於受損神經的通行路徑上,再通以直流電,有別於復健科的貼片電刺激,將電流刺激的治療效果集中於受損神經上,增進支配肌肉的肌力和各種活動,恢復感覺支配區域的痛溫觸覺,亦能提升神經滋養因子的恢復,加速周邊神經的修復。第二是注射PRP(自體生長因子療法)或是葡萄糖,已被證實可抑制細胞凋亡、促進血管生成、幫助軸突生長、調控發炎反應、減緩肌肉萎縮和改善神經傳導,這些機轉都能協助週邊神經修復。

該院李世強院長表示為提供雲嘉南地區民眾更好的醫療服務,除了持續增聘各科西醫優質團隊醫師及各項精密儀器的引進外,近年因中醫療效亦被研究證明,故部分疾病已中西醫合併治療,如腦中風等,以增加疾病之治療療效,而嘉榮自10月起擴大中醫服務,增聘中醫師,增加市區門診及灣橋地區的門診,同時引進新介入療法,讓更多民眾受益,歡迎民眾多加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