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藥膳植物,你吃對了嗎? 「食」全大補-保健植物暨盧訓教授捐贈展
(記者黃秀卿/台中報導) 新春年節將至,臺灣人重視補身,基於藥食同源的思想,常利用各類保健植物作為藥膳食補材料。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即日起於熱帶雨林溫室B1推出《「食」全大補-保健植物暨盧訓教授捐贈展》,現場展示藥膳料理相片14幅、肉荳蔻、金針、蘆薈、仙草、肉桂、細本山葡萄等26件保健植物標本及靈芝、紫蘇等藥材飲片24種,皆由中華穀類食品工業技術研究所盧訓所長捐贈,提供民眾對臺灣保健植物與藥膳展有更深的認識,歡迎踴躍參觀。
今(10)日上午開幕由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孫維新館長主持,孫館長提到藥補不如食補的概念,也分享自己以前接觸中醫、中藥、針灸及認識藥方的深刻感受。孫館長也特別感謝盧訓所長對於科博館的支持與貢獻,捐贈博物館珍貴的保健植物標本。曾任職於國立中興大學食品科學系的盧訓所長則說因經濟的發展及藥食同源的觀念影響,把中藥運用在食品上的觀念逐步被民眾接受且成為熱潮。因此曾接受農委會中部辦公室(前農林廳)委託主持藥理及機能性評估整合型計畫,進行保健植物成分分析及機能性評估,包括民眾所熟悉的山藥、七葉膽、桑椹、藿香、紫蘇、麥門冬、愛玉、靈芝、鳳尾草、枸杞、金線蓮、洛神花、仙草、破布子、七層塔、咸豐草、香椿、一條根等40餘種保健植物。並與中國醫學院的藥膳餐廳合作,開發藥膳食譜,也負責經濟部工業局的保健食品發展輔導計畫。盧訓所長提到科博館植物園是一座推廣教育及展示的空間,臺灣本土草本植物及中醫藥應保存並致力於展示發揚,讓下一代好好認識臺灣本土草本植物。
盧訓所長將保健植物研究相關之保健植物標本共計71件、藥材飲片24種與藥膳料理相片40幅等捐贈本館作為供植物園業務推廣與教育活動使用。且運用中國傳統醫藥學理論,再以現代科學化知識分析,配合烹調技術編寫一本兼具系統性、理論性及實用性的《臺灣保健植物藥膳食譜》。
根據現代科學知識,一般藥材只加水難以煮出有效成分,肉類含有的脂質可以增加脂溶性成分的溶出量,可使有效成分增加。不少藥膳方劑是以菜餚形式呈現,將數味藥材加上禽畜類,通過烹調手法完成。中醫將這些肉類稱為引子,用來引藥歸經。最早在典籍文獻《黃帝內經》已經對膳食養生與治療做了初步的闡述。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植物園科陳志雄博士也提到,《本草綱目》記載1800種藥材當中有1095種是植物,藥方如何搭配食物食用,是特殊的中華飲食文化。經過歷代發展,明李時珍《本草綱目》中,記載的可以治病又可以飲食的藥粥有42種,藥酒多達75種。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植物園科副研究員嚴新富博士認為教育要紮根做起,這些珍貴保持原色的草本保健植物標本,除了成為展示教材也可考慮巡迴展出,讓更多人認識。展覽期間會不定期更換保健植物標本,歡迎民眾踴躍參觀。圖/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