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土壤液化推論 梅山斷層往西延伸可能
〔記者呂昭德/嘉義縣報導〕今年適逢921大地震20週年,日前幾次地牛翻身更令人擔憂強震來襲。而過去常被預估可能再傳出大地震的梅山斷層,近年仍有學者持續進行震測研究,探討梅山斷層經過區域擴大的可能性。中正大學地震所副教授石瑞銓透過分析土壤液化在地底的構造,間接證實原本已知範圍僅到民雄車站的梅山斷層,已往西延伸至新港鄉附近。
研究台灣斷層20多年,石瑞銓走遍全台33條活斷層,回想921地震那一天,石瑞銓可說是當時最接近斷層活動的地質人員。「前一天我都還在車籠埔斷層現場,卻沒想到隔天發生這麼大的地震。」翻開一張張歷史照片,石瑞銓說,地震發生之後,花了近半年的時間待在台中災區,記錄震後造成山崩橋斷、房屋倒塌的狀況,並提供第一手斷層資料做為政府後續研究參考。
在921地震之前,歷史上最嚴重一次就是1906年梅山斷層引發規模7.1的地震。而當年中正大學因靠近梅山斷層,建校初期即相當講究建築耐震係數。石瑞銓表示,除了依法規所有建築物應遠離斷層至少100公尺,中正第一期大樓耐震係數甚至高達0.7g,足以承受超過7級地震,後期建築物也有0.4g,耐震程度可比核電廠。因此中正大學在921地震的損害相對較低,石瑞銓回憶當時協助勘查校內災情,只有氣窗、書籍掉落等原先容易因晃動損壞的部分,最大損害也只是圖書館書架倒塌。
梅山斷層是一條從梅山鄉往西南延伸到南華大學、中正大學西北邊,接著一直往西到民雄火車站,總長度約13公里的活斷層。然而石瑞銓翻出日治時期一張針對梅山斷層的記錄圖像,圖像上繪製的斷層範圍應該不只是到民雄車站為止。石瑞銓表示,後來不少人提出對梅山斷層實際長度的疑問,也有人認為過去日治時期的記錄或許只是土壤液化,各有不同見解。
由於百年前梅山地震曾使民雄、新港地區出現大量土壤液化情形,因此石瑞銓近年著手研究斷層與土壤液化的關係。他應用石油探勘技術逐一測量民雄、新港地區土壤液化情形,發現有部分土壤液化明顯集中形成一條條線狀構造,石瑞銓說:「代表這些地方距離斷層相當近,才有足夠的力量推擠土壤中的水分造成液化特別嚴重。」而石瑞銓也從測量資料推論出梅山斷層比一般認知只到民雄車站還要長,甚至已往西到新港鄉一帶。
近年有學者預測梅山斷層恐有大地震,對於民雄、新港地區土壤液化嚴重,再遇大地震是否將影響民眾居住與生命安全,石瑞銓認為,目前土壤液化區域大多為農田,且嘉義地區從過去幾次大地震經驗也加強建築耐震度,加上老式建築逐漸淘汰,建築物震後因土壤液化倒塌可能性較低。他反而提醒,震後容易發生二次災害,更要特別留意管線老舊、防火巷狹小等問題,避免讓災害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