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太平洋到餐桌 中山師生烹煮七星潭在地故事 – 天天上新聞

從太平洋到餐桌 中山師生烹煮七星潭在地故事

【記者張淑慧/高雄報導】
台灣不只有海鮮文化!國立中山大學「出走西灣系列工作坊」由海洋科學系教授陳孟仙、海洋環境及工程學系副教授陸曉筠及中國文學系副教授杜佳倫,帶領學生出訪花蓮七星潭。師生歷經三天的實地踏訪與田野調查,透過親自採買、料理洄遊於七星潭的魚種,呈現七星潭漁村故事,深刻體驗台灣豐富的海洋文化。

「了解大型魚類如鯨豚體內的重金屬毒物累積濃度,就能了解除了魚本身健康狀態,進而窺看整體海洋生態環境的汙染狀況。」陳孟仙教授長期投入魚類毒物檢測,藉由提供線上典藏魚類資料庫、及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 )線上資源解說,讓學生了解4種主要洄遊性魚類─扁花鰹、托爾逆鈎鰺、雨傘旗魚及鬼頭刀的特性及可食用狀況,及重金屬毒物透過洄遊東部外海的鯨豚飲食情況,如何反映海洋生態環境,進而思考台灣漁業文化與生態保育問題。

花蓮嘉豐定置漁場負責人黃志憲解說台灣百年定置漁場捕撈方式

中山大學海工系碩士班校友黃紋綺創立「洄遊吧」推廣食魚教育,她擔任本次業界領隊,透過在地漁人導覽七星潭社區與漁村文化,並請夥伴團隊協助解說烹飪安全,帶領中山學生,認識七星潭所蘊涵的海洋文化。從小在此長大的嘉豐定置漁場負責人黃志憲,則說明七星潭漁村和地景變化,介紹定置漁場運送漁獲方法,也是當地悠久傳統的的作業過程—牽罟。

深入了解魚種和漁村故事後,工作坊以4種主要洄遊在七星潭魚類,做為料理與共學主題,並以漁村故事出發,透過料理作為溝通的橋樑,與當地人和漁人有更好的互動。中山學生以鬼頭刀為湯品,命名為「鐵漢柔情」,除以文學角度,引用籌創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董事長,也是文學作家廖鴻基的「鬼頭刀」故事,也加入台灣東部特產剝皮辣椒,以其尾勁來象徵兇猛及為伴侶奮不顧身的生命力,同時融合柔嫩魚肉、剛柔並存。另一道前菜雨傘旗魚料理,則以竹籤串燒方式,象徵花蓮傳統的鏢旗魚,擺盤以生菜拉沙象徵月牙灣(七星潭),希望透過較永續的捕漁方式,增進人類對海洋保育的觀念的了解。

劇藝系學生黃婷容表示,從這次的活動,獲得社區推廣的構思,未來若有機會,想以舞蹈來呈現在地漁村故事。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學生張凌嘉則說,經由烹煮過程,讓她從高雄西子灣的一片海,去認識另一片海,「更深刻的體悟是除了美食,應可善用更多方式來深刻年輕人對於文化的認同。」